<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ISO質量體系 » 正文

    三體系應急預案文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2-25  來源:HACCP聯盟  作者:網絡
    核心提示:適用于本公司管轄區域內有可能發生的火災、觸電、中毒、中暑、機械性傷害、高空墜落、化學品大量泄露及特殊氣候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1、目的
     
      公司實施文件控制,針對各類緊急情況,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應急措施。確保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最大限度減少或消除可能伴隨的環境影響及可能引發的疾病和傷害、財產損失。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管轄區域內有可能發生的火災、觸電、中毒、中暑、機械性傷害、高空墜落、化學品大量泄露及特殊氣候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3、職責
     
      3.1由總經理負責成立應急領導小組;
     
      3.2各部門負責組織制定相關的應急方案,組織應急演習;
     
      3.3應急領導小組負責評審、修訂應急方案;
     
      3.4總經理負責應急方案的批準和實施時的指揮;
     
      3.5各相關部門協助配合。
     
    4、工作內容
     
      4.1 應急準備
     
      4.1.1 公司成立應急準備領導小組,總經理任組長,副總經理任副組長,組員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組長或部門負責人負責應急現場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工作。
     
      4.1.2 行政辦公室針對可能發生的潛在事故和緊急事件,組織制訂相應的應急方案,領導小組評審,總經理批準。
     
      4.1.3 行政辦公室組織應急演習,驗證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并做好記錄。
     
      4.1.4 對可能發生潛在的事故和緊急事件的地點,行政辦公室組織配備必要的設備和設施。
     
      4.1.5 行政辦公室對可能發生潛在的事故和緊急事件的崗位及地點進行重點檢查。
     
      4.1.6 涉及可能發生潛在的事故和緊急事件的人員必須進行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并做好記錄。
     
      4.2 應急響應
     
      4.2.1緊急情況(火災、爆炸、人員傷亡等)發生時,發現人員迅速將此信息傳遞給應急準備領導小組。
     
      4.2.2應急領導小組根據應急方案組織實施,同時通知有關職能部門。
     
      4.2.3 事故處理后,行政辦公室組織原因分析,按《事件調查報告與處理控制程序》執行。
     
      4.2.4 事故處理后,領導小組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
     
      4.3管理規定
     
      4.3.1火災
     
      4.3.1.1火情的處理
     
      1)任何人發現火災,應立即打119電話報警。報警應盡量詳細說明:
     
      A)發生火災的具體地點;
     
      B)建筑物規模、樓層數;
     
      C)燃燒可能原因;
     
      D)火勢蔓延情況。
     
      (應在路口派專人引導消防隊順利抵達火災現場)
     
      2)發生火災時,必須立即組織撲救,在場的人員有引導其他人員疏散的義務。
     
      3)火災撲救時,根據火情,撲救指揮者可以決定以下事項:
     
      A)用各種水源;
     
      B)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液體的輸送;
     
      C)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D)利用臨近建筑物的有關消防設施;
     
      E)請求供水、供電、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等有關單位協助。
     
      4.3.1.2火災現場人員自救措施
     
      A)發生火災應迅速報警。了解情況的人應及時將現場被困人員及易燃易爆品情況告訴消防人員。
     
      B) 救護人員應注意自我防護,使用滅火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因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傷害。
     
      C) 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D) 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裹身體,用濕毛巾或濕布扣住口鼻,貼近地面爬行。
     
      E) 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F) 當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4.3.2觸電
     
      4.3.2.1 觸電急救基本辦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首先查明觸電者是否脫離電源,并應防止觸電者二次觸電或搶救者觸電。
     
      2)脫離電源方法:
     
      A、斷開電源開關(要斷開相線以及零線);
     
      B、使用絕緣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桿)隔離或挑開電源或帶電體;
     
      C、用導電體使電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電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跳閘而斷開電路。
     
      4.3.2.2對觸電者進行急救
     
      1)觸電者停止呼吸、心臟不跳動,如果沒有其他致命的外傷,應視觸電者為假死,必須立即在現場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即使請醫生和送醫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搶救。
     
      2)搶救可用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方法。
     
      4.3.2.3搶救方法
     
      1)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
     
      A、使觸電者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解開領口和衣服,仰臥在比較堅實(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
     
      B、用一只手捏緊鼻孔,另一只手掰開嘴巴(如果掰不開嘴巴,可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貼鼻吹氣)。
     
      C、深呼吸后,緊貼嘴巴或鼻孔吹氣,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
     
      D、救護人換氣時放松觸電者的嘴和鼻,讓其自然呼吸。
     
      2)胸外心臟擠壓法(心臟跳動停止者)
     
      A、解開觸電者的衣服,讓其仰臥在地上或硬板上。
     
      B、救護人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點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
     
      C、掌跟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厘米,以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
     
      D、擠壓后,掌跟迅速全部放松,讓其胸碧自動復原,血又充滿心臟,放松時掌跟不必完全離開胸膛。
     
      3)如果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停止,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要同時交替進行。
     
      4)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身體僵冷或尸斑,經醫生作出無法救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搶救。
     
      4.3.3焊接中毒
     
      高熱、高溫、強烈照射而產生高熱環境和不良通風,是導致焊接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見的有日射病、熱射病、熱痙攣三種情況。處理方法為迅速將患者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用冷濕毛巾敷在額頭,隨時更換,并讓患者多喝鹽開水,可內服人丹、正氣丸等。
     
      4.3.4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有多種情況,在毒物性質未查明之前,應盡快就醫,根據病情,對癥治療。一般急救處理的原則:
     
      1)排出毒物:盡快排出胃腸道內未被吸收的毒物;
     
      2)防止毒物吸收,保護胃腸道粘膜;
     
      3)使用特效解毒劑;
     
      4)促進已被吸收的毒物排出。
     
      4.3.5中暑
     
      4.3.5.1癥狀
     
      中暑是由于長時間工作或生活在高溫或高濕度的環境中,人體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體溫失調而引起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面色蒼白、脈搏快而細弱、血壓降低,嚴重時甚至昏迷。
     
      4.3.5.2應急措施
     
      發生中暑,迅速將患者移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患者的衣扣腰帶。患者能喝水時馬上給其喝些涼開水、淡鹽水或糖水、親清涼飲料。患者體溫升高,可冷敷、冷水擦身或不斷給其煽風吹涼,以助散熱。如果患者呼吸困難,要進行人工呼吸,并給病人嗅氨水。重癥中暑昏迷不醒、高熱時迅速送往醫院治療。
     
      4.3.6機械性傷害
     
      當機械性傷害發生時,應盡快將傷員搬到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
     
      4.3.6.1止血
     
      1)出血的種類
     
      A、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時象小噴泉一樣噴出,時間稍久,就有生命危險。
     
      B、靜脈出血:血色暗紅,出血時慢慢流出,時間久了也有危險。
     
      C、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時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常可自動凝固。
     
      2)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種,即加壓包扎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
     
      A、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折成比傷口稍大的墊子蓋住傷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就可達到止血目的。
     
      B、指壓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拳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臟的一頭)用力壓向其下面的骨頭,阻斷血液來源,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
     
      C、填塞止血法:把消過毒的棉花或紗布填塞在傷口內,再用加壓法包扎。此法適用于腋窩、肩部、大腿部傷口的止血。
     
      D、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適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當采用加壓法包扎止血法不能有效地止住出血時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帶,也可用繃帶、三角巾、布帶等代替。使用止血帶時要記住六個字:
     
      “快”:動作快,搶時間;
     
      “準”:看準出血點,準確包扎止血帶;
     
      “墊”:墊上墊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
     
      “上”:扎在傷口上方,接近傷口處,但禁止扎于上臂中段;
     
      “適”:松緊適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
     
      “放”:每隔半小時放松2-3分鐘。松止血帶時,應同時用指壓法壓迫止血,緩緩放松。
     
      4.3.6.2包扎
     
      1)包扎的目的: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治學,固定骨折;扶托傷肢,減輕疼痛。
     
      2)包扎時注意事項:
     
      A、動作要輕而熟練,不可碰撞傷口;
     
      B、包扎的部位要準確;
     
      C、接觸、覆蓋傷口的敷料要干凈,最好經過消毒;
     
      D、包扎要牢固,松緊合適,打結應避開傷口。
     
      3)包扎用器材:有條件時可用三角巾、四頭帶和專用繃帶等包扎救護材料。當無專用材料時,可機動靈活的采用身邊干凈的衣服、毛巾等進行包扎。
     
      4.3.7高空墜落
     
      人從高處跌下后,由于跌下的高度、身體落地的部位和姿態不同,癥狀表現各異。高處跌下時的急救要點如下:
     
      1)首先要仔細觀察傷員的神智是否清醒,有無昏迷、休克等現象,并盡可能了解傷員落地時身體的著地部位。
     
      2)如果傷員是頭部著地,同時伴有嘔吐、昏迷等癥狀,很可能是顱腦損傷,應該迅速送醫院搶救。如果發現傷員的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萬不可用手帕、棉花或紗布去堵塞,因為這樣可能造成顱內壓增高或誘發細菌感染,會危及傷員的生命安全。
     
      3)如果傷員是腰背部先著地,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癱瘓,這時候不能隨意翻動。搬動時要三個人同時同一個方向將傷員平直抬于木板床上,不能扭轉脊柱。運送時要平穩,否則會加重傷情。
     
      4.3.8化學危險品泄漏
     
      泄漏處置一般要求:
     
      4.3.8.1有毒易燃氣體危險化學品:
     
      1)迅速撤離至安全地點,隔離、切斷火源;
     
      2)應急人員進入現場的防護;
     
      3)切斷氣源;
     
      4)通風;
     
      5)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
     
      4.3.8.2液體危險化學品:
     
      1) 隔離、切斷周圍火源;
     
      2)應急人員進入現場的防護;
     
      3) 堵漏;
     
      4)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圍堤收容或用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其他適當的處理方法;
     
      5)進行適當的技術處理。
     
      4.3.8.3固體危險化學品:
     
      1) 隔離;
     
      2)應急人員防護;
     
      3)堵塞;
     
      4)用適當的工具直接收集;
     
      5)現場處置。
     
      4.3.9災害性天氣
     
      在得到災害性天氣預報后,應盡快通知各有關部門,做好防災準備,以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基本措施包括:
     
      1)地下室或其他積水不能排泄的地方要準備好足夠的排洪設備;
     
      2)對可能因刮風或雷擊導致電路出危險的線路,應切斷其電源;
     
      3)加固房屋、雨棚、腳手架、電線桿等臨時性設施;
     
      4)對由于積水導致存在危險因素的部位,如未完工的集水井、電梯井等,應采取措施,加裝護欄、懸掛警示牌等措施,以防人員墜落。
     
      5)做好防護準備,備好應急醫藥;
     
      6)天氣情況惡劣時必須停工或進行人員轉移。
     
      4.3.10燒、燙傷處理方法
     
      4.3.10.1化學性皮膚燒傷
     
      1)發生化學性皮膚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品沾污的衣褲、鞋襪等,用足量流動清水沖洗創面15-30分鐘,無條件時,可細心擦盡水份,將患部用干凈的布遮住,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應盡快就醫。
     
      2)如果是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濕布覆蓋創面,以隔絕空氣、阻止燃燒,不要用油質藥膏涂抹,以免磷溶于油,被傷口吸收而中毒。
     
      4.3.10.2火焰燒傷
     
      1)發生火焰燒傷時,應立即脫去著火的衣物,并迅速臥倒,慢慢滾動而壓滅火焰,切忌用雙手撲打,以免雙手重度燒傷;切忌奔跑,以免發生呼吸道燒傷。
     
      2)對小面積的四肢創面可用清潔冷水(一般10-20℃,夏季3-5℃)沖洗30-60分鐘,然后簡單包扎,去醫院進一步處理。
     
      4.3.10.3燙傷
     
      1)對明顯紅腫的輕度燙傷,要立即用冷水清洗幾分鐘,用干凈的砂布包好即可;如果皮膚起水泡疼痛難忍、發燒,要立即冷卻30分鐘以上,若患處起了水泡,不要自己碰破,應就醫處理,以免留下疤痕。
     
      2)如果燙傷部位很臟,可用肥皂沖洗,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后,包上消毒砂布。包扎后局部發熱、疼痛,并有液體滲出,可能是細菌感染,應馬上到醫院接受治療。
     
      3)如果衣服與皮膚粘連,不可撕拉或用水浸濕,可將為粘的部分剪去,粘連部分留在皮膚上,盡快去醫院治療。
     
      4.3.10.4電擊煞燒傷
     
      發生電擊燒傷時,要將創口用鹽水或新潔而滅棉球洗凈,用凡士林油紗或干凈的毛巾、手帕包扎好,去醫院進一步處理。
     
      4.3.10.5化學性眼燒傷
     
      1)發生化學性眼燒傷時,立即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時,被燒傷的眼睛一定要在下方,以防止沖洗過得去水流入另一只眼睛。無法沖洗時,也要把臉埋入清潔水中,把眼皮掰開,眼球來回轉動20分鐘以上。
     
      2)如果是電石、生石灰顆粒入眼內,應先用蘸有石臘油或植物油的棉簽驅除顆粒,再用水清洗。
     
      3)不論是哪一種眼燒傷,充分沖洗后都要到醫院眼科治療。
     
    5、應急領導小組、義務消防隊及應急聯系方式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042 second(s), 755 queries, Memory 5.0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