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HACCP質量體系 » 正文

    食品危害分析如何做(六)—化學性危害之真菌毒素類危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0-18  來源:食品伙伴網
    核心提示:化學性危害類型有真菌毒素類危害、水產生物毒素危害、蕈類、植物毒素危害、農藥類危害、獸藥類危害、有害金屬危害、化學品類污染食品的危害、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化學性危害類型
    真菌毒素類危害
    水產生物毒素危害
    蕈類、植物毒素危害
    農藥類危害
    獸藥類危害
    有害金屬危害
    化學品類污染食品的危害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真菌毒素類危害
    食品的霉菌毒素污染
    霉菌是真菌的一部分,是絲狀真菌的統稱。
    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約有4.5萬多種。
     
    食品中常見的真菌及其毒素
     
        每年全世界約有2%糧食因污染霉菌后發生霉變不能使用。
     
    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所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物,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
        1960年英國發生了“火雞X病”,造成10萬余只火雞死亡。
     
    結構與性質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結構相似的物質,其基本結構均含有一種稠和二氫呋喃構環和香豆素(氧雜萘鄰酮),包括B1,B2,G1,G2,M1,M2,P1,R1等十七種異構體。
        黃曲霉毒素耐熱,加熱到280℃時才發生裂解而破壞,所以一般的烹調加工很難將其清除。
     
    黃曲霉毒素(AFT)的體內代謝
        AFT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主要發生羥基化作用和去甲基作用,此外也發生環氧化作用,由前致癌物轉變為終末致癌物。
        AFT如不連續攝入,一般不再體內蓄積,一次攝入后約經一周后即可呼吸,尿糞等大部分排出。
     
    對人體的危害
    急性中毒
        中毒性肝炎:黃疸、嘔吐、厭食、發燒、急性肝細胞壞死、肝出血、肝硬化、腹水及下肢水腫。
    慢性中毒
        中毒性腦病:尸解發現,發生明顯的腦水腫并伴有神經衰退,肝臟,腎臟和心臟的嚴重脂肪性變性。
    致癌性
        神經系統腦病

    微信公眾號:食品質量管理同步,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為好友,備注“公司-崗位-產品”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432 second(s), 959 queries, Memory 5.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