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產業鏈中,食品接觸包裝材料的安全性和質量直接關乎食品的整體安全性。因此,對食品接觸包裝材料供應商的風險控制至關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三類包裝材料的風險控制策略。
1、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是食品包裝中最常見的材料。
對于涉及復合過程的產品,供應商需精確設定復合溫度、壓力及帶速等關鍵參數,以確保產品外觀質量達標。復合過程不當可能引發材料分層或黏合不牢,從而影響包裝的阻隔性和安全性。
此外,對于需要熟化的產品,供應商應明確熟化溫度及時間,保證各種材質充分聚合,防止未完全聚合的材料釋放有害物質。
在邊角料管理方面,供應商應建立詳盡的管理程序,明確回填比例,并實施嚴格的監控和記錄。
回收時應使用干凈衛生的容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塵污染。
同時,供應商還需制定成型模具的換模作業指導書,規范換模檢查內容,并妥善保存檢查記錄。
對新開或修整后的模具進行質量驗證,確保模具滿足生產要求,并對每套模具進行編號管理,便于追溯。
2、玻璃制品
玻璃制品因透明度高、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在食品包裝中廣泛應用。
在玻璃制品生產過程中,硅質原料的質量至關重要。供應商應采用粉料進廠,并建立硅質原料均化庫,確保原料的均勻性和穩定性。
此外,供料道均化段末端同一斷面各點的玻璃液溫度差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避免溫度不均導致的玻璃制品質量問題。
配合料制備系統應采用無鐵或低鐵工藝技術,以減少鐵質對玻璃制品色澤和透明度的影響。同時,使用的玻璃回用料應為同配方玻璃熟料,確保回用料的質量與新產品一致。
3、陶瓷制品
陶瓷制品因其美觀、耐用等特點,在食品包裝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陶瓷制品生產過程中,加工設備應采用非鐵質設備,原料需經過除鐵處理,以防止鐵質污染陶瓷制品。
同時,供應商應明確坯體重量及上釉量,確保產品尺寸和重量符合相關要求。
對于陶瓷杯口緣部分及內部著色的產品,供應商應進行脫色試驗,確保產品的色澤牢固度和安全性。
此外,產品應符合GB/T 10815(陶器)、GB/T 3532(瓷器)或GB/T 13522(骨質瓷器)等相應等級的質量要求。
綜上所述,食品接觸包裝材料供應商在風險控制方面應重點關注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等關鍵材料的質量控制。
通過明確生產參數、加強邊角料管理、規范模具使用、優化原料處理工藝等措施,確保食品接觸包裝材料的安全性和質量符合相關標準,為食品安全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