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料法環4M1E是對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中的五個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的簡稱。現場管理中,這五個方面也是班組需要全面關注的。
一、人機料法環定義
“4M”:人員(Man) 機器(Machine) 物料(Material) 方法(Method)
“1E”:環境(Environment)
人:指制造產品的人員;
機:指制造產品所用的設備;
料:指制造產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產品所使用的方法;
環:指產品制造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這五大要素論中,人是處于中心位置和駕駛地位的,就像行駛的汽車一樣,汽車的四只輪子是“機”、“料”、“法”、“環”四個要素,駕駛員這個“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沒有了駕駛員這輛車也就只能原地不動成為廢物了。
一個工廠如果機器、物料、加工產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圍環境也適合生產,但這個工廠沒有員工的話,那他還是沒法進行生產。
二、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解析
1.人員
質量管理,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為本。這一原則深刻指出,唯有持續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方能確;顒印⑦^程、產品、組織、體系乃至其綜合實體的質量不斷進步。這便是人本原理的精髓所在。
在實際運營中,我們深知,只有那些具備優秀素質與精湛專業技能的員工,才能精準地操作各類機器設備,按照科學合理的比例調配原材料,遵循既定的生產流程進行作業,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這樣的員工隊伍,是公司實現良性發展、持續進步的堅實基石。
(1)公司各級人員及其應具備的素質
a.領導層
① 最關鍵的是要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能夠精準地把握市場動態,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判斷能力,從而制定出正確且前瞻的發展戰略方針,引領企業穩健前行。
、 必須具備卓越的領導能力,能夠帶領團隊齊心協力,朝著共同的任務目標不斷邁進,直至圓滿達成這一目標,實現團隊與企業的共同成長。
、 溝通能力同樣至關重要,要學會從善如流,與下屬保持順暢、有效的交流。通過積極的溝通,了解下屬的需求與期望,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與創造力,為團隊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④ 決策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企業運營挑戰時,要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做出決策,引領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b.中間管理層
①最主要的是領導能力和溝通能力(處于中間階層,上下溝通協調)
②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能很好的指導工作。
、蹐绦心芰Γê芎玫膫鬟_最高領導層的戰略方針,并能夠組織人員、設備、物料運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生產)
、芙M織能力
c.基層管理層
、僮钪饕氖菍I技術能力要強,能帶領員工進行實際操作
②溝通能力(很好的深入到員工中去,了解員工的工作、生活心理,及時幫助員工解決一些問題,并能向上級匯報)
d.員工
、僖袌F隊意識
②實際操作能力要強
、哿私馀c工作相關的基本知識
總的說來:公司全員要有團隊意識、質量意識、學習意識,把顧客滿意擺在工作的首位;
(2)公司人員的優化配置
要做到公司人員的優化配置,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A.崗位分析
a. 工作是什么
、. 工作內容、任務職責
②. 崗位名稱、級別
、. 崗位需要的工作條件與其他崗位的關系
④. 崗位在企業組織結構的位置
b. 誰適合這個工作
、. 學歷和專業要求
、. 基本能力
、. 年齡和性別
、. 必須接受的培訓和培訓時間
c. 誰最適合這個工作
①. 怎樣的經歷可以優先
、. 那些專業可以優先
、. 怎樣的資格(如某些職稱、證書等)可以優先
目的:做到人崗匹配,發揮每人的長處
B.人員培訓的目的
新員工上崗培訓的目的:
、. 使新員工熟悉工作場所,了解企業的規章制度和晉升加薪的標準,清楚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發展目標,以利于新員工適應新的環境
、. 使新員工明確工作職責,適應新的職業及作業程序
③.促使新員工轉變角色
C.績效評估考核
績效評估也稱業績或業績評價等,是指對評估者完成崗位(或某項)工作結果進行考核與評價;
它的作用:績效評估被用來作為有關員工工作條件,包括晉升、解雇和薪酬決策等的基礎。可以改善員工的績效,加強工作技能,指導員工努力工作;
D.薪酬與激勵
薪酬與激勵對人員影響是很大的,對留住人才、挖掘人才起到很大的作用。薪酬最主要的是做到一個公平性,其次,激勵性、競爭性、司法性、經濟性。激勵的種類很多,要依職位、人員的不同設有不同的激勵方法;
2.如何做好機器設備與物料管理
(1)機器設備的分類和定義
設備一般是指機器設備,它包括儀器設備、測量用具、工具等;
(2)機器設備的使用、點檢、保養
機器設備的管理分三個方面,即使用、點檢、保養;
使用:即根據機器設備的性能及操作要求來培養操作者,使其能夠正確操作使用設備進行生產,這是設備管理最基礎的內容;
點檢:指使用前后根據設定完成的標準對設備進行狀態及性能的確認,及早發現設備異常,防止設備非預期的使用,這是設備管理的關鍵;
保養:指根據設備特性,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對設備進行檢修、清潔、上油等,防止設備劣化,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是設備管理的重要部分;
(3)發生不良事項時的處理方法
在日常點檢或使用中如發現不良,點檢者應記錄不良內容,并立即向上級報告;
(4)設備的目視管理
設備的管理除了建立系統的點檢保養制度外,還應對放置的現場進行規劃、標識及目視管理中設備管理是以能夠正確地、高效率地實施清掃、點檢、加油、緊固等日常保養工作為目的;
(5) 如何做好物料管理
A.庫存管理
、傥锪系陌b
、谖锪系陌徇\
、畚锪系淖R別
、芪锪系谋9堋獋}庫管理
、菸锪系念I取使用
B.物料的設計變更
設計變更指由于設計、生產、品質使用等因素對產品發生規格、型號、物料、顏色、功能等的變更;
C.物料不良的處理
a、不良嚴重程度的區分,發生不良時,要根據重要程度劃分缺點等級;
b、不良品處理
、 不良相關信息的收集、保存
、 不合格品的區分
③ 不合格品的處理
④ 不良品的再次確認
、 糾正處理
D.物料的目視管理
日常工作中,需要對消耗品、物料、在制品、完成品等各種各樣的物料進行管理!笆裁次锪、在哪里、有多少”及“必要的時候、必要的物料、無論何時都能快速地取出放入”成為物料管理的目標。目視管理能有效防止許多“人的失誤”的產生,從而減少品質問題發生;
3.方法與環境
(1)方法的重要性
前面我們講到了人員、機器和原材料,如果僅僅只擁有了這幾樣東西,企業并不等于就能順利生產了。企業要贏利,方法是絕對少不了的。古時國家之間爭奪城池有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各種商場謀略,這些都證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企業進行生產制造,從拿到訂單到向客戶提供產品,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與協調。一項活動的開展首先都應該有事先的計劃,例如,材料的購入、機器設備的安排、不同崗位工作人員的調度、計劃用何種方式進行生產等。有了計劃之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實施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采用何種方法使實施過程準確地朝著我們的計劃目標發展;
(2)方法的目的性
、俸侠磉M行生產
、谑谷讼嗵幒椭C
、蹨蚀_了解各種數量信息、生產系統狀態,通過調整達到目標
、芴岣呃寐、人員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3) 方法的具體體現
a.為生產工作任務進行有效排序
作業排序:在有多種不同物料、一臺設備的情況下,每種都有各自生產時間和交貨期,就要安排生產順序,決定哪個作業首先開始工作的活動;
基本原則:優先調度。充分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贊M足顧客或下一道工序作業的交貨日期
②使流程時間,即作業在工序過程中耗費的時間最短
、凼乖谥破穾齑孀钚
、苁乖O備和工人的閑置時間最短
b.進行作業安排,即按作業計劃安排進行工作任務的分配
計劃確定——安排(人力、機器、原料供應等)——根據作業順序和生產任務開具指令單(加工單、首件單、入倉單等)——指導人員作業內容
安排步驟:
①在生產計劃規定的生產開始前,檢查各種準備工作是否完成,能否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②根據生產能力,核實現有的負荷及生產余力,按作業計劃分配操作人員具體職責,并發出開始作業指令;
c.機械使用方法
不同的機器設備都有各自的使用方法,要求工作人員能熟悉其性能,很好的掌握和使用其操作 方法;
d.收集、記錄與傳遞生產信息
一般以投入/產出控制報告、各種狀態和例外報告(預期和延期報告、廢品報告、返工報告等)形式表現出來。通過了解各種信息和實際實行情況,知道其偏差幅度,進行隨時調整;
e. 生產過程評估
通過個人觀察、分析統計報告、分析生產記錄等方式對生產過程和生產成果進行有效評估;
f.調整
根據結果的具體實施情況,對生產計劃和生產過程作適當調整,例如添加、減少或變更生產工序,生產流量的變更等;
。4)生產進度計劃
a.定義:
生產進度控制是生產控制的最主要內容,它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的始終,從生產技術準備到產品入庫的所有生產活動都與進度控制有關。生產進度控制的主要任務,是按照已經制定出的作業計劃,檢查各種物料的投入和產出時間、產出數量以及產品和生產過程配套性,保證生產過程平衡的進行,保證產品能準時包裝出貨;
b.目的:
準時產出。就是要求在設定的時間,按照需要的產品,生產出所需要數量的產品,各種物料的產出必須按照計劃進行,如果物料延遲,就會影響到整個產品的生產工作,反之,如果物料提前準備完成,會造成在制品過多積壓,引起生產費用上升。
c. 基本內容:
①投入進度控制:即對產品或原材料的投入如期、數量以及提前期或延后期的掌握。投入進度控制是預先性控制,投入不及時或投入數量不足,必然會造成生產過程中無法平衡進行,產品無法按照制定的期限交貨,甚至造成生產中斷;如果投入物料過多,生產中的在制品形成積壓造成生產中的浪費;
、诠ば蜻M度控制:即在實現投入之后,要進行的具體的生產制造過程。其內容就是對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每道工序生產的控制;
、郛a出進度控制:經過生產的每一道工序,生產出的產品也要進行控制,產出進度控制就是對產品的出產日期、出產數量的限制,其中也包括產出物料與產品的均衡和配套的控制。實現產出是整個生產進度控制的根本目的;
(5)環境
a.工作場所環境。
指各種產品、原材料的擺放,工具、設備的布置和5S;
b.對危險品控制。
化學物品的堆放,諸如酒精、洗碼水之類要放置在指定區域并標識,并在化學品堆放附近處放置防止化學品泄漏的搶救工具和搶救材料;
c.生產環境。
指具體生產過程中針對生產條件對溫度、濕度、無塵度等要求的控制;
4、工程變更
(1)目的:
確保工程(“4M+1E”)變更的可行性,并對變更前/后的產品進行有效管理,防止異常發生;
(2)工程(4M1E)變更內容
a.人員的變更
①重要作業工程人員的變更(本公司指定的特殊工程)
、谛聠T工大幅度變更
③作業監督者的變更
b.設備的變更
①工具的變更
②機器、設備的變更
c.制造工程/方法變更
、偕a、包裝檢查方法變更
、诠に囎芳、廢止、順序變更等(不影響品質除外)
、蹢l件(或生產條件)大幅度變更
d.材料變更
、俨牧贤庥^變更。
② 材料供給者變更(生產廠家)
、厶厥馍a輔料變更
e.其他變更
①工作場所、工廠變更
、谕鈪f廠商變更
、燮渌J為對品質有影響的變更
④生產廠家變更
f.環境變更
對工作場所有特殊要求時(如:溫度、濕度、無塵度……)
(3)流程
在正式量產的工程(4M1E)變更要遵守以下流程。
a.申請部門提出變更申請;
b.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可行性確認;
c.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驗證;
d.最終由品保部予以確認;
e.如有客戶要求確認的需由客戶作最終決定;
f.變更OK后,由相關部門進行標準類文件的修訂;
g.確認后方可實施正式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