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QC小組的基本知識匯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10  來源:質量派
    核心提示:QC小組的基本知識匯編
       一個企業要長久生存與繁榮發展,就必須要有不斷創新、持續改進的精神,積極有效開展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活動,企業才能在求新求變中保持長久活力。
     
      QC活動作為現代企業質量管理的重要組長形式,不僅能夠體現現代管理以人為本的精神,并在不斷改進小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中,不斷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所以,學習一下QC小組的基本知識,準備開展一下QC小組活動把!
     
    一、QC小組名片
     
      中文名: QC小組 質量控制小組
     
      中文譯名:品管圈
     
      外文名: Quality Control Circle
     
      英文縮寫: QCC
     
      含義:由相同、相近或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
     
      發展方向:QC小組活動要提倡和堅持“小、實、活、新”的發展方向。
     
      管理技術:QC小組解決課題所涉及的管理技術主要有遵循PDCA循環、應用統計方法、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說話三個方面。
     
    二、基本方法
     
      QC小組在解決質量、成本、生產量等問題時,基于數據的實證式問題解決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使用的最基本方法一般有七種:
     
      1.調查表:對問題的現狀進行抽樣調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問題
     
      2.帕累托圖:從眾多的問題當中找出真正的問題
     
      3.特性要因圖:不要遺漏主要的原因,仔細整理
     
      4.圖表:使做成的數據做到一目了然
     
      5.確認表:容易取出數據,防止檢查中的遺漏
     
      6.矩形圖:掌握分布的情況,并和規格對比
     
      7.散布圖:掌握成對的兩組數據的關系
     
      (管理圖:調查工序或工程內是否處在安定狀態;注:有時候把圖表和管理圖歸納為一種,再加上層別(坐標圖)就成為七種。)
     
    三、組建QC小組
     
      1、原則、基礎和形式:
     
      自愿參加,自愿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
     
      領導、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
     
      2、人數:
     
      參加一個QC小組的人員不必過多,一般4一10人為宜,一個人可同時參加多個QC小組。
     
      QC小組成立后,由組員自行討論命名小組名稱,推選出小組組長。
     
      QC小組在公司專職管理部門登記公布。
     
      3、組長:
     
      公司需注意提拔或推選有組織能力和熱心質量管理的人員擔任組長,組長應對成員有導引和約束力。
     
      QC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并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
     
      負責聯絡協調一上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
     
      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造寬松的環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
     
      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
     
      研究解決各種問題。
     
      做好小組活動記錄。并負責整理成果和發表。
     
      4、小組活動內容:
     
      小組活動要圍繞部門內的質量、效率、成本、浪費、服務、現場管理等關鍵問題選題攻關,開始時從容易之處著手,不必好高騖遠。
     
      對每一個質量管理改善主題,自提出問題到解決一般不超過半年。
     
      QC小組活動要經常展開,一般一個月召開兩次以上小組討論會,每半個月提交小組活動中間報告。
     
      5、活動現場:
     
      在現場可開辟QC小組活動園地,張貼小組活動的結果,以及相關資料,以利于各小組的經驗交流,確認小組活動的進展,既是現場文化的形象展示,也可促進QC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氛圍。
     
      6、管理:
     
      公司要成立專職管理部門,加強對QC小組活動的指導。注重對小組成員的培訓包括質量管理的統計方法、對QC小組的正確認識、開展活動的程序步驟、參加活動的注意事項等。經常對小組活動進行檢查、考核和開展競賽,成果顯著的QC小組可在企業公開發表并予以獎勵。
     
      7、領導參與:
     
      領導的重視和參與是推動QC小組活動的關鍵因素,公司需建立健全QC小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做到從上到下全員參與,真正貫徹“質量第一”的觀念。使QC小組更深、更廣、更持續地開展。
     
    四、基本步驟
     
      1.課題的選定
     
      2.課題選定說明(選定理由)
     
      3.現狀的把握
     
      4.目標的設定
     
      5.要因的解析
     
      6.活動計劃(活動安排或人員分工)
     
      7.要因調查與對策(針對解析出的要因進行對策,區分真因與非真因)
     
      8.效果確認
     
      9.再發防止
     
      10.今后推進方向(今后發展方向,效果衡展)
     
      11.活動記錄(活動總結)
     
      12.QC完成效果審核(小組能力評價,確認實施效果及總結)
     
    五、活動程序
     
      1、選題
     
      QC小組活動課題選擇,一般應:
     
      根據企業方針目標和中心工作;
     
      根據現場存在的薄弱環節;
     
      根據用戶(包括下道工序)的需要。
     
      從廣義的質量概念出發,QC小組的選題范圍涉及到企業各個方面工作。
     
      因此,選題的范圍是廣泛的,概括有10大方面:提高質量;降低成本;設備管理;提高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加強定額管理;開發新品,開設新的服務項目;安全生產;治理“三廢”,改善環境;提高顧客(用戶)滿意率;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職工素質。
     
      2、確定目標值
     
      課題選定以后,應確定合理的目標值。
     
      目標值的確定要:
     
      注重目標值的定量化,使小組成員有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便于檢查,活動成果便于評價;
     
      注重實現目標值的可能性,既要防止目標值定得太低,小組活動缺乏意義,又要防止目標值定得太高,久攻不克,使小組成員失去信心。
     
      3、調查現狀
     
      為了解課題的狀況,必須認真做好現狀調查。在進行現狀調查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應用不同的QC工具(如調查表、排列圖、折線圖、柱狀圖、直方圖、管理圖、餅分圖等),進行數據的搜集整理。
     
      4、分析原因
     
      對調查后掌握到的現狀,要發動全體組員動腦筋,想辦法,依靠掌握的數據,通過開“諸葛亮”會,集思廣益,選用適當的QC工具(如因果圖、關聯圖、系統圖、相關圖、排列圖等),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
     
      5、找出主要原因
     
      經過原因分析以后,將多種原因,根據關鍵、少數和次要多數的原理,進行排列,從中找出主要原因。
     
      在尋找主要原因時,可根據實際需要應用排列圖、關聯圖、相關圖、矩陣分析、分層法等不同分析方法。
     
      6、制定措施
     
      主要原因確定后,制定相應的措施計劃,明確各項問題的具體措施,要達到的目的,誰來做,何時完成以及檢查人。
     
      7、實施措施
     
      按措施計劃分工實施。
     
      小組長要組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實施情況,隨時了解課題進展,發現新問題要及時研究、調查措施計劃,以達到活動目標。
     
      8、檢查效果
     
      措施實施后,應進行效果檢查。效果檢查是把措施實施前后的情況進行對比,看其實施后的效果,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如果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小組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工作;如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就應對計劃的執行情況及其可行性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在第二次循環中加以改進。
     
      9、制定鞏固措施
     
      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值,說明該課題已經完成。但為了保證成果得到鞏固,小組必須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或方法納入工作標準、工藝規程或管理標準,經有關部門審定后納入企業有關標準或文件。
     
      如果課題的內容只涉及本班組,那就可以通過班組守則、崗位責任制等形式加以鞏固。
     
      10、分析遺留問題
     
      小組通過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就是經過了一個 PDCA循環。這時候,應對遺留問題進行分析,并將其作為下一次活動的課題,進入新的 PDCA循環。
     
      11、總結成果資料
     
      小組將活動的成果進行總結,是自我提高的重要環節,也是成果發表的必要準備,還是總結經驗、找出問題,進行下一個循環的開始。
     
      以上步驟是QC小組活動的全過程,體現了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由于QC小組每次取得成果后,能夠將遺留問題作為小組下個循環的課題(如沒有遺留問題,則提出新的打算),因此就使QC小組活動能夠持久,深入地開展,推動PDCA循環不斷前進。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254 second(s), 874 queries, Memory 6.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