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5-13  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核心提示: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維護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強化和規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建議,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2年5月18日。
     
      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一、通過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samr.gov.cn),在首頁“互動”欄目中的“征集調查”提出意見。
     
      二、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fazhichu@samr.gov.cn,郵件主題請注明“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
     
      附件: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2年5月11日
     
      //
     
      附:
     
      關于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廳、委):
     
      當前,受國際局勢和疫情影響,部分領域出現價格異常波動。為維護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強化和規范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現就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時如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
     
      (一)經營者有以下情形之一,推動或者可能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認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一項規定的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1.捏造、散布生產、進貨成本信息的;
     
      2.捏造、散布貨源緊張或者市場需求激增信息的;
     
      3.捏造、散布其他經營者已經或者準備提價信息的;
     
      4.散布捏造的漲價信息的;
     
      5.散布的信息雖不屬于捏造信息,但使用“嚴重缺貨”“即將全面提價”“漲價潮”等緊迫性用語或者誘導性用語,推高價格預期的;
     
      6.散布信息,誘導其他經營者提高價格的;
     
      7.捏造、散布可能推高商品價格預期的其他信息的。
     
      (二)經營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認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二項規定的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1.生產環節經營者,無正當理由不及時將已生產的產品對外銷售,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經市場監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的;
     
      2.生產環節經營者,除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原材料,經市場監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的;
     
      3.流通環節經營者,無正當理由不及時將商品對外銷售,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經市場監管部門告誡仍繼續囤積的。
     
      經營者存在前款規定情形,但能夠證明其行為屬于按照政府或者政府有關部門要求進行物資儲備或者調撥的,不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已經通過公告、會議、約談、書面提醒等形式,公開告誡不得囤積的,視為已依法履行告誡程序,可以不再單獨告誡。
     
      (三)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認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第三項規定的哄抬價格違法行為:
     
      1.在銷售商品過程中,強制搭售商品,變相提高商品價格的;
     
      2.未提高商品價格,但不合理大幅度提高運輸費用或者收取其他費用的;
     
      3.在成本未明顯增加時大幅度提高商品價格,或者成本雖有增加但商品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的;
     
      4.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
     
      二、法律適用
     
      經營者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十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規定處罰。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重處罰:
     
      (一)捏造、散布商品供求關系緊張的虛假信息,引發市場恐慌,推高價格預期的;
     
      (二)同時使用多種手段哄抬價格的;
     
      (三)哄抬價格行為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
     
      (四)哄抬價格之外還有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
     
      (五)一年內有兩次以上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
     
      (六)隱匿、毀損相關證據材料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
     
      (七)拒不配合依法開展的價格監督檢查的;
     
      (八)其他應當被認定為依法從重的情形。
     
      行業協會或者為商品交易提供服務的單位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六條規定處罰。
     
      經營者不執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三十九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條規定處罰。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十條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規定處罰。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價格異常波動處置能力。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健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應急機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強化監測預警,密切掌握價格動態,研判分析價格走勢,提高價格異常波動的敏銳性,增強監管的預判性、有效性、針對性。
     
      (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及時梳理投訴舉報線索,密切關注群眾反映問題,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商品的價格監管,依法查處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對性質嚴重、社會影響大的典型案例要公開曝光,發揮震懾和警示作用。
     
      (三)充分發揮行政指導作用。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行政指導、行政約談等形式進行提醒告誡,做好價格監管政策解讀,督促指導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形成良好社會預期。密切關注價格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發布權威信息,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四)做好相關政策銜接。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經營者哄抬服務價格違法行為,可以參照本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管部門可以根據本意見,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市場監管部門發現經營者哄抬價格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2020年2月1日公布的《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國市監競爭〔2020〕21號)同時廢止。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  月  日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0.946 second(s), 608 queries, Memory 3.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