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產品品質管理制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3-31  來源:食品供應鏈管理公眾號  作者:網絡
    核心提示:產品品質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增加品質,減少客戶投訴,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生產速度,提升企業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標
     
      品質控制準確率:99%;
     
      一次性檢驗合格率:100%;
     
      客戶滿意度:99%;
     
      三、適應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轄技術部、品管部、生產部、生產車間全體員工;
     
      四、品質管理流程
     
      1.接投訴、巡檢、終檢:
     
      一線品管員承接品質投訴、巡檢發現品質問題、專檢發現品質問題;
     
      2.判定:
     
      一線品管員判定產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品費用判定:原材料費+工時費+誤工費;
     
      3.填單匯報:
     
      一線品管員填寫《品質檢驗處理單》;此單為三聯單,一聯到品質管理臺賬;剩余兩聯到生產部車間主管,作為處理依據;
     
      4.責任部門處理
     
      車間主管接單《品質檢驗處理單》立即找到第一和第二責任人進行處理;并按照此單判定費用開出罰單;并做好技術指導,指導員工達到質量標準;并做好問題記錄,做出處理、改進方法;
     
      5.品質臺賬管理
     
      《品質管理臺賬》登錄《品質檢驗處理單》詳細內容,并監督執行情況,及時溝通,到月底上報不合格品處罰和處理結果,處罰以及處理結果與工資掛鉤;
     
      責任部門及時罰款單交到臺賬,及時銷賬;
     
      五、各崗位職責職權以及承擔責任指標
     
      1.品管員職責:
     
      ①接品質投訴職責。無論是生產在線,還是最終檢驗,還是客戶投訴,還是原材料問題,只要是涉及到品質問題都是本職工作;
     
      ②判定不合格品職責;
     
      ③判定費用、責任工序職責;
     
      ④填寫《品質檢驗處理單》上報職責;
     
      ⑤有講解質量標準職責;
     
      ⑥有幫助員工提升操作技能的義務;
     
      2.品管員職權:
     
      有權制止不合格品流通;
     
      有品質判定一票否決權;
     
      有權判定責任部門以及工序(只涉及本車間,但車間主管有權改判);
     
      有權把不合格品判定情況上報;
     
      有對不合格品改進、杜絕辦法監督實施職責;
     
      3.生產主管職責職權:
     
      有生產合格產品職責;好產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有處理不合格品職責;有權對不合格品進行處理;
     
      有判定、處理生產不合格品責任人職責;有權對責任人進行處罰;
     
      有到《品質管理臺帳》銷賬職責;
     
      車間主管有指導、培訓、檢驗、品質管理的責任。
     
      有指導、解釋質量檢驗標準職責;操作員工在不知道是否達標的時候直接請教車間主管;
     
      4.品管經理職責職權:
     
      有幫助品管員判定職責;
     
      有解決品質問題糾紛職責;有權對不合格品做出最終判定;
     
      有監督、檢查品管員工作職責;有權對品管員做出獎罰;
     
      有制定、修改、審核檢驗標準職責,最終審批權歸公司;
     
      有對《產品品質管理制度》提出改進意見職責,最終審批權歸公司;
     
      有對不合格品匯總、分析、杜絕、監督實施職責;
     
      有權組織品質專題會、現場會;有權調集設計部門和涉及人員到場;
     
      5.生產部經理
     
      有幫助車間主管處理不合格品職責;有責任提升車間主管的判定技能;
     
      有解決品質問題糾紛職責;有權對責任人作出最終判定;
     
      有監督、檢查車間主管工作職責;有權對車間主管做出獎罰;
     
      有制定、修改、審核加工工藝流程、操作規范、檢驗標準、管理制度職責,最終審批權歸公司;
     
      有對《產品品質管理制度》提出改進意見職責,最終審批權歸公司;
     
      有對不合格品匯總、分析、杜絕、監督實施職責;
     
      有權組織品質專題會、現場會;有權調集涉及部門和涉及人員到場;
     
      六、不合格品處理程序:
     
      發現、判斷、追溯、改正、追責、懲罰、記錄、上報、匯總、改進、杜絕。
     
      七、不合格品六個“不放過”處理原則
     
      找不到問題原因不放過;得不到解決不放過;
     
      找不到責任人不放過;得不到教育不放過;
     
      找不到杜絕措施不放過;得不到實施不放過;
     
      品管員、品管經理、車間主管、生產經理對于品質問題不判定、不處理將承擔責任;
     
      分不清責任的質量事故,由有關部門主管承擔;拒不承擔的由部門經理承擔。
     
      八、不合格品判定原則
     
      不符合質量標準就轉序的;
     
      轉序后造成返工的;
     
      返工造成人工費、誤工費、原材料損失的;
     
      下道工序投訴的;
     
      客戶投訴的;
     
      九、質量事故認定
     
      原材料采購、測量、設計、繪圖、生產加工、搬運、儲存、裝卸、運輸、安全等全過程所產生的質量問題。
     
      轉序不合格品達到20%以上為質量事故,直接責任人負主體責任;
     
      入庫產品批量不合格品達到10%以上為質量事故;車間主管、品管、各部門經理承擔主體責任;
     
      十、管理人員責任判定
     
      實行兩級追溯制度;主管到經理;
     
      凡是造成不合格品的實行經濟賠償;由部門主管開出《處罰單》,凡是不進行處罰的自己承擔責任;
     
      凡發生批量質量事故的主管、品管負有對質量管理的責任,承擔損失賠償50~60%的責任;
     
      凡發生批量質量事故的部門經理負監督不力責任,承擔損失賠償50~60%的責任,并負有對下級處罰責任,不處罰的自己承擔;
     
      十一、員工責任判定
     
      實行兩級追溯制度;第一責任人到第二責任人;
     
      第一責任人承擔100%;第二責任人承擔40~60%;
     
      二次返工加倍處罰,三次返工再翻倍,以此類推;
     
      十二、賠償判定原則
     
      生產過程中,凡流通到下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一律承擔人工費、誤工費和原材料費,照原價賠償;造成重大損失,嚴重影響生產進度的,要承擔誤工費,具體根據實際費用情況進行判定賠償;主管、品管員有判定職責;
     
      凡是遭到客戶投訴的,必須一追到底,對于責任人一律承擔人工費、原材料費、運輸費以及相應的客戶索賠款;費用承擔為:責任人:公司=6:4;也就是說四六開;責任人占六成,公司承擔四成;
     
      十三、費用承擔判定原則
     
      不經過互檢就接收的不合格品自行處理,并承擔相關費用;對于檢驗后不上報追溯的不合格品自行處理;對于追溯到直接責任人拒不進行改正的由接收人自行處理,處理費用由直接責任人全部承擔(包括人工費、原材料費以及誤工費);追溯到責任人拒不進行改正的、造成產品工期延誤的追加承擔造成的經濟損失;
     
      人為責任出現的質量事故,均由有關責任承擔100%的損失賠償。對故意制造質量事故的行為,追究破壞行為賠款。
     
      十四、費用判定標準
     
      1.工時費計算標準:
     
      按照從處理不合格品計算工時,指導完成檢驗合格為止;所產生的時間按照各工序工種標準時間內工價計算;
     
      2.誤工費計算標準:
     
      按照從發現不合格品開始計算時間,直至修改完成后恢復正常工作為止;計價單位為:分鐘;每分鐘按0.5元計算;或計價單位為:小時,每小時按照25元計算;計時開始遇到下班時間的,按照上下班時間計算,休息時間不計入誤工費時間;
     
      3.原材料費計算標準:
     
      根據損壞的不同產品或是不同部件,按實際原材料(板材、油漆、附件、輔料等)購買價格計算;
     
      4.運輸費計算標準:
     
      根據客戶的短途運輸和長途運輸所產生的運費;運費根據客戶采取相應的運輸方式而發生的直接費用,不排除使用特快、飛機、輪船等;
     
      5.客戶索賠計算標準
     
      客戶索賠款是給客戶造成經濟損失的,客戶要求索賠的金額;
     
      十五、經濟處罰依據
     
      1.處罰依據
     
      在生產過程中造成不合格品的,員工犯錯,原材料+工時費+誤工費計算處罰;
     
      在售后服務過程中,造成客戶投訴的,按原材料+人工費+運費+客戶賠償計算處罰;
     
      2.員工責任判定
     
      第一責任人承擔100%;第二責任人承擔60%;
     
      二次返工加倍處罰;三次返工翻翻,以此類推;
     
      3.品管主管處罰規定;
     
      品管員不檢驗、對于不合格品不處理、處理不到位、批量事故都要進行處罰;
     
      不檢查或是漏檢查每次處罰50元;
     
      不判定或是漏判定每次處罰50元;
     
      不填表或是漏填表每次處罰30元;
     
      出現批量(包括生產過程與客戶投訴)每次處罰100~500元;
     
      4.生產主管處罰規定
     
      對出現不合格品不解決,主管承擔全部責任;按照誤工費計算,自己承擔費用;
     
      對責任人不處罰自己承擔本次罰款金額;
     
      5.各部門經理承擔責任;
     
      品管經理對于品管主管檢驗、判定不到位進行經濟處罰,不處罰經理承擔;
     
      生產經理對于車間主管不合格品不處理、責任人不罰款,生產經理對車間主管進行經濟處罰,不處罰自己承擔;
     
      十六、獎勵規定
     
      一個月沒有返工或是沒有受處罰者獎勵100元;連續兩個月獎勵200元;三個月獎勵300元;
     
      對主動避免質量事故和提高產品品質的有功人員,公司將給與適當的的獎勵(獎勵數額為執行罰款的50~80%或是避免挽回損失的30~60%);
     
      十七、員工績效考核規定
     
      1.計時員工
     
      承擔準確率責任指標;一次性加工合格率,即準確率為:95%;
     
      每上升下降一個百分點按照100元/點計算;
     
      2.計件員工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高于95%時,產品單價提升10%;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低于95%時,產品單價下調10%;
     
      或是高于95%,為一等品;
     
      低于95%,高于90%,為二等品;
     
      低于90%,為三等品;
     
      各等級上調或下調十個百分點;
     
      十八、管理者績效考核規定
     
      合格率計算為各部門合格率相加后倍除;幾個部門除以幾;
     
      生產主管、品管主管考核項:終檢合格率;客戶滿意度;
     
      生產經理、品管經理考核:客戶滿意度;
     
      考核責任指標: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99%;
     
      按裝完工合格率≥99%;
     
      入庫合格率100%;
     
      出廠合格率100%;
     
      客戶滿意率≥96%;
     
      十九、行政考核
     
      行政考核過程:警告、記過、記大過/調崗/辭退;
     
      第一次不合格警告一次;第二次不合格記過一次;第三次不合格記大過一次;
     
      二十、PK機制
     
      自己PK ;上個月合格率是90%;自己設定下月目標;合格率上升或下降各部門可設定獎罰;
     
      同工種PK;以工序為單位評選幾級員工;十級操作工為最高級別,具體調級按照《薪酬分配制度》執行;
     
      二十一、榮譽稱號
     
      ①評比規定:
     
      三個月沒有質量事故在車間進行表彰;
     
      ②榮譽稱號:
     
      三個月沒有質量事故封“質量標兵”榮譽稱號;“月度質量模范集體或個人”榮譽稱號;贈送流動紅旗;只要發生質量事故立即撤除;
     
      ③光榮榜:
     
      三個月沒有質量事故上光榮榜;只要發生質量事故立即撤除;
     
      ④發榮譽證書;發獎金:
     
      連續一年沒有質量事故,發榮譽證書,發獎金;
     
      二十二、品質管理監督機構機制
     
      監督機構:人資部績效考核專員;
     
      涉及單位:技術部;品管部;生產部;
     
      權威機構:總經辦聯合督察小組;
     
      監督機制:操作規范、檢驗標準、檢查表、管理臺賬、管理制度;
     
      二十三、其他
     
      本制度自**年*月*日起公布,**年*月*日開始執行。以前企業文件中有與本制度相抵觸的自行作廢,以此為準。
     
      簽發: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關鍵詞: 管理制度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0.427 second(s), 234 queries, Memory 1.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