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食品企業一線員工食品微生物基礎知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11-11  來源:HACCP聯盟微信公眾號  作者:張東魯
    核心提示:食品企業一線員工食品微生物基礎知識
       食品企業一線員工食品微生物基礎知識
     
      Part.01
     
      基本知識
     
      一、定義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屬于原核類的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藍細菌(過去稱藍藻或藍綠藻),屬于真核類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及屬于非細胞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點
     
      個體微小,結構簡單
     
      繁殖快
     
      代謝類型多,活性強。
     
      分布廣泛
     
      數量多
     
      易變異
     
      三、細菌生長繁殖的三個基本條件
     
      溫度--高溫殺菌,低溫抑菌
     
      水分--保持干燥
     
      營養--保持清潔
     
      四、食品中微生物的主要來源
     
      來自土壤中的微生物
     
      來自空氣中的微生物
     
      來自水中的微生物
     
      來自人及動植物的微生物
     
      五、微生物污染食品中的主要途徑
     
      通過人及動物而污染:
     
      通過用具(設備、工器具、容器)及雜物(含原料、廢料、包裝物料等)污染
     
      六、控制食品微生物超標的三原則
     
      不接觸細菌--預防
     
      抑制細菌的繁殖
     
      殺滅
     
      Part.02
     
      預防措施
     
      一、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垃圾、下角料、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遠離生產場所存放并保持清潔
     
      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周圍衛生
     
      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合理排放
     
      做好廠區及周圍滅鼠、滅蠅蟲工作
     
      做好車間、倉庫的防鼠、防蠅蟲工作
     
      二、 加強食品衛生的管理:
     
      食品運輸和貯藏的衛生管理
     
      生產車間布局合理,無交叉污染。
     
      生產衛生
     
      個人衛生
     
      生產用水衛生
     
      原輔材料、包裝物料衛生
     
      Part.03
     
      控制措施
     
      一、用水分活度、pH、化學物質及包裝控制
     
      控制pH(酸度)
     
      控制包裝(真空包裝,充氣包裝)
     
      控制水分活度(含水量,干燥,高鹽,高糖)
     
      0.85以上,高水分食品,需冷藏或采取其它措施保存
     
      0.6-0.85,中等水分食品,不需冷藏,但貨架期短
     
      0.6以下,低水分食品,不需冷藏,有較長貨架期
     
      化學抑制劑(防腐劑、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并標注清楚
     
      二、通過冷藏和冷凍(溫度)控制
     
      溫度為5到46℃是致病菌生長的危險范圍
     
      冷藏庫:時間/溫度的合理控制(低溫,短時)
     
      冷凍控制:烹調后迅速冷卻:在很短時間內將溫度從60℃降至21℃
     
      Part.04
     
      殺滅
     
      一、熱處理(烹調或殺菌)
     
      1、方式:煮 、蒸、炸、烤、炒、高溫高壓殺菌、管式熱交換器、刮板式熱交換器
     
      2、影響致死率的因素
     
      食物(器具)的導熱性
     
      食物(器具)的特性
     
      微生物的種類(芽胞或營養細胞)
     
      微生物細胞的耐熱性
     
      二、化學消毒殺菌劑
     
      1、消毒劑:用于殺滅微生物使其達到消毒要求的制劑。
     
      2、有效成分:是指消毒劑中具有殺滅微生物作用的活性成分,其含量常用質量濃度(mg/L)、質量分數(%、ppm)或體積分數(%、ppm)表示。
     
      3、消毒劑消毒滅菌的特點:費用低、應用廣泛
     
      4、化學消毒殺菌劑
     
      有機物:
     
      酚:石炭酸
     
      甲酚:煤酚皂液(來蘇爾)
     
      甲醛:福爾馬林溶液
     
      醇:75%的乙醇殺菌效果最好
     
      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碘、氯氣或氯化物
     
      三、微生物控制的新技術
     
      輻照
     
      高強度脈沖光
     
      高強度脈沖電子場
     
      紫外線
     
      高壓加工
     
      歐姆加熱
     
      臭氧
     
      術 語
     
      滅菌: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物體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細菌芽胞、霉菌孢子等),稱為滅菌。
     
      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僅能殺滅物體上的病原微生物,而對非病原微生物及芽胞和孢子不一定完全殺死,稱為消毒。用來消毒的藥物稱為消毒劑。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方法稱為防腐或抑菌。用于防腐的化學藥品稱為防腐劑。某些化學藥物在低濃度時為防腐劑,在高濃度時則成為消毒劑。
     
      無菌:指沒有活的微生物存在。采取防止或杜絕一切微生物進入動物機體或物體的方法,稱為無菌法。以無菌法操作時稱為無菌操作。在進行外科手術或微生物學實驗時,要求嚴格的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菌落:是指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識別的生長物,它是由數以萬計相同的細菌集合而成。
     
      菌落總數: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如需氧情況、營養 條件、pH、培養溫度和時間等)每克(每毫升)檢樣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有時稱為雜菌數,需氧菌數等。
     
      菌落總數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大腸菌群是作為糞便污染指標菌提出來的,主要是以該菌群的檢出情況來表示食品中有否糞便污染。 大腸菌群數的高低,表明了糞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對人體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關鍵詞: 員工 微生物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829 second(s), 1228 queries, Memory 6.8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