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質量管理綜合 » 正文

    做食品質量管理人員必須熟悉的東西是什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11-30
    核心提示:剛剛進入品管部,做為馬上要跨入質量人的我,不知道該了解,知道哪些質量人所應該知道的基本東西。

    1

    現場管理

    1.不良的來源—變異

    1)變異來源之一:機器  

    2)變異來源之二:材料   

    3)變異來源之三:方法

    4)變異來源之四:人員

    5)變異來源之五:環境因素

    6)變異來源之六:管理因素

    2.防止不良品的要素

    1) 制定品質標準

    2)采取矯正措施并追蹤效果

    3)建立標準化

    4)良好的執行力

    5)消除環境臟亂現象

    6)收集現場數據,分析變異來源

    7)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

    8)完善的設備設施保養制度

    3.如何解決問題

    正確做好應做的事就是管理,要做好品質管理,首先要合理有效的解決生產中的各種變異帶來的問題,如何把握、解決問題?

    1)以全局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2)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問題發生的根源

    3)反省工作方法。

    4)站在他人的立場。

    5)下一工序即是客戶。

    4.品質管理的原則

    1)了解并與現場保持密切的接觸,是品管員工作的重要內容。

    2)每當出現問題或異常的狀況時,品管員應該到現場去檢查,在現場對發生的情況進行檢查時,要重復地問“為什么”并且應用一般常識和低成本的方法,就應該能夠確認出問題的原因,而用不著那些高深復雜的科技。

    3)改善時從確定問題開始。

    4)問題一旦發生了,就必須去解決,并且確定不會再因同樣的理由而發生,特別是大批量的發生。

    5)查找問題的原因,要注意“邊緣管理“的概念和思維。

    6)有時出現問題是不是苦苦找不到原因?甚至覺得“不可能”,是不是客戶找我們麻煩?

    擴大一下思維的空間和范圍,考慮一下“邊緣管理”問題。

    5.邊緣管理

    邊緣管理應該不僅是要將容易忽視的地方管好,同時也包括對一些靠進界限值的管理好。

    1)區域邊緣

          2)時間邊緣

          3)人員邊緣

          4)過程邊緣

    6.異物管理

    來源之一:生產和管理人員(包括參觀人員)

    來源之二:機械設備、工器具、容器

    來源之三:原料、輔料、內外包裝物料
    來源之四:方法
    來源之五:環境
    7.確認品質管理之根本

    1)品質確認的內容

    產品的外觀、成分構成、配方成份、味道、口感、化學特性、營養成份、有害物質殘留、生物特性、包裝。

    品質確認的基本環節

    生產前的品質確認/事前確認:(人、機、料、法、環)

    生產過程中的品質確認

    生產后的品質確認

    3)品質確認的方式

    a.記錄確認

    咨詢確認

    c.現場確認

    d.實物確認

    綜合確認

    f.結論確認

    4)品質確認的方法

    目視(眼到)、測量(手到)、鼻聞(鼻到)、品嘗(嘴到)、對比、化學分析、生物檢測

    品質確認的時機(以防為主,抓住重點)

    a.首件確認

    末件確認

    變更確認

    間歇確認

    異常確認

    過程確認

    品質確認的廣度、深度和效果(PDCA)

    目的要明確

    b.標準要把握

    方法要正確

    手段要科學

    責任要分明

    實施要及時

    效果要評估

    失誤要糾正

    8.現場管理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工作服的規范問題;
    2)洗手消毒程序的規范管理;
    3)消毒班人員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4)袋子的系口、開口(包括所有工作的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的換袋)的方法問題(異物隱患、衛生);
    5)產品的防護問題。
    2
    基本知識與技能

    1.質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論

    1)品管七工具(舊)

    檢查表、散布圖、特性要因圖、直方圖、管制圖、層析圖、柏拉圖

    2)品管七工具(新)

    關聯圖、系統圖、親和圖、矩陣圖、PDPC法、箭頭圖法、優適法

    3)質理管理重要理論

    科學管理

    統計過程控制理論

    統計抽樣檢驗方法

    質量改進

    全面質量管理

     “零缺點”概念

    戴明循環圖又稱PDCA循環

    朱蘭三步曲

    2.品管職責與權限

    1)進料管理

    2)過程管理-人員

    3)過程管理-文件和標準

    4)成品管理

    5)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

    6)質量保證-體系推進和考核

    7)質量保證-品質計劃

    8)質量保證-制度、文件及其它 

    9)客戶投訴 

    10)實物樣品(或圖片)
    3
    問題意識及解決

    1.問 題 的 類 別

    問題的最常用的兩種分類方法:

    Ø  依掌握問題差距分類法:

    ü  救火類問題         

    ü  發現類問題       

    ü  預測類問題

    Ø  問題所在層次分類法:

    ü  操作層次的問題:現狀與“通常水平”之間的差距,     

    ü  管理層次的問題:現狀與“期待水平”之間的差距。     

    ü  結構層次的問題:現狀與“理想水平” 之間的差距

    3.第一類(操作層)問題的解決

    v  通過宣導和培訓給員工“洗腦”用新觀念、新方法。代替原有的舊觀念、舊方法。

    v  制定新的制度,規定,操作方法,讓員工按新方法執行。

    v  利用獎罰來規范員工行為→養成好習慣。

    v  5S工作的深入

    4.提 高 問 題 意 識

    缺乏問題意識常見的現象

    Ø  重復問題一而再發生。

    Ø  品質不良率偏高且無任何改善。

    Ø  極少改善提案。

    Ø  工作極為被動,推一下才動一下。

    Ø  各種浪費多。

    Ø  安全問題常發生。

    Ø  無標準作書。

    Ø  規范性差。

    Ø  有標準,但執行力度差。

    Ø  有異常情況常被掩蓋。

    Ø  5S工作表面化,不深入。

    Ø  作業率低,無有效改善。

    Ø  推諉、扯皮現象多,遇事找藉口。

    Ø  不知道如何設定挑戰目標。

    Ø  客戶抱怨多卻無特別舉措。

    Ø  無科學,系統地收集并分析重要資訊。

    Ø  沒有任何中、長遠的規劃

    Ø  沒有問題意識的人,根本無從發現問題,更不用說解決問題了

    Ø  差不多,沒什么大礙-這是行不通的,應該有強烈的企圖心,多方發掘問題

    Ø  僅僅提高主管的問題意識事實上是不夠的,唯有提高組織內整體成員的問題意識,才能健全企業本身的體質

    5.主管重點執行事項

      以事實真相告知部屬,使其產生迫切感

      使部屬產生使命感

      培養吸收資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愈挫愈勇的認識

      開拓部屬的視野

      協助部屬建立自我成就感。

    6.問題的發現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

    1)當問題/異常發生時(現時),要先去現場。

    2)檢查現物(有關的物件)。

    3)當場采取暫行處置措施。

    4)發掘真正原因(現實)并將之排除。

    5)標準化以防止再發生。

    “問5次為什么”-挖掘問題方法

     

    4
    標準的知識

    1.標準化的目的: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最佳是整體利益最佳,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或一個企業。

    2.我國標準分四級管

    1)國家標準

    2)行業標準

    3)地方標準

    4)企業標準

    3.標準的實施

    實施標準就是把標準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去,實施標準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Ø  采用

    Ø  引用

    Ø  選用

    Ø  補充

    Ø  配套

    Ø  提高

    4.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采用:

    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采用程度分為等同采用、等效采用、和非等效采用。

     

    5
    食品微生物知識

     

    1.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

    1)控制pH

    2)控制水分活度

    3)化學抑制劑

    4)控制包裝

         5)通過冷藏和冷凍控制

          6)通過熱處理控制

          7)微生物控制的新技術

    a.輻照;b.高強度脈沖光;c.高強度脈沖電子場;d.高壓加工;e、紫外線;f、臭氧  臭氧用來消毒新鮮水果和蔬菜尚未被FDA認可。

    2.食品加工微生物控制的指標菌

    1)菌落總數

    2)大腸菌群

    3)金黃色葡萄球菌

    4)沙門氏菌

     

    6
    衛生消毒基本知識

    1.消毒滅菌的方法:

    1)物理消毒滅菌法

    2)化學消毒滅菌法

    2、影響消毒滅菌效果的因素

    a.溫度;b.濕度;c.酸堿度;d.有機物;e化學中和作用

    3、安全知識

     

    7
    個人衛生知識

    1.對食品衛生有害的傳染病的主要癥狀

    2.個人衛生應做到

    1)保持雙手清潔

    2)保持衣帽整潔

    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服、鞋、帽。工作服應每天洗凈,被臟物污染后應立即更換。接觸直接入口的食品還應穿戴口罩。頭發不得露出帽外,避免零亂的頭發或頭皮屑落入食品中,不在加工場所梳理頭發。還應注意不要穿著工作服、鞋進入廁所或離開車間。

    3)重視操作衛生

    4)培養良好衛生習慣
    1

    微信公眾號:食品質量管理同步,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為好友,備注“公司-崗位-產品”

    編輯:foodqm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關鍵詞: 質量 質量管理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938 second(s), 1181 queries, Memory 6.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