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質量管理 » GMP良好操作規范 » 正文

    GMP認證不能代替質量監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2-03
    核心提示:前言 本規范以省地方標準DB33/T456-2003《食品企業良好作業規范》為依據,參照國際上實行罐頭企業良好生產規范和《罐頭廠衛生規范》(GB89501988)有關內容,結合我省罐頭生產企業實際制訂。 本規范由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提出。 本規范起草單位: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初步認定,安徽華源藥業未按批準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生產記錄不完整,有可能是導致“欣弗”注射液集中出現不良反應事件的原因。有關專家對此明確表示,如果最終證明“欣弗”事件是由于企業生產工藝違規所致,那就不是“藥品不良反應”,而是和“齊二藥”亮菌甲素注射液一樣的假藥事件!

        和“齊二藥”一樣,安徽華源藥業也是當地響當當的知名企業,也剛剛投巨資通過了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從氣派的廠房和一應俱全的設備看,人們怎么也不會將“假冒偽劣”與這樣的企業掛鉤。然而,接連發生的“齊二藥”事件和“欣弗”事件表明,對關乎百姓身家性命的醫藥用品,再“高級”的“認證”也不能代表企業行為必然規范,更不能代替執法部門的日常監管。

        接觸過制藥企業的人都知道,要想拿到“GMP認證”這個東西很費勁,一是花錢多,二是要求嚴格。一位自曝內幕的藥廠負責人披露,他為獲得認證投入不下3億元,而有的企業投入更多達十數億元。這些資金往往是通過多重借貸獲得的,還款壓力大,以至于一些藥企老總交談時;ハ鄦枺海牵停型度胧栈貋頉]有?一些靠舉債渡過了GMP生死關的藥企,拿到認證后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

        嚴峻的現實告誡我們,最近幾年被吹噓得神乎其神的GMP認證,已經出現了某些偏差,這就是認證中的表面化現象。監管部門偏重于企業生產設備等硬件設施、程序規范的審查,卻忽視了操作這些設備、執行程序的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審核,放棄了對企業經營行為的全流程監管。在“齊二藥”,一些藥品檢驗人員連非;镜臋z測儀器都看不懂,這樣的“GMP認證”豈不荒唐可笑?如此企業生產人命關天的藥品,怎能不出事?

        “GMP認證”代替不了執法監督。我們強化對企業的規范化制度建設,開展與國際接軌的標準質量認證,根本目的是為了確保藥品質量萬無一失。如果監管部門的審查重硬件、輕軟件,把“認證”點放在設施、制度這些表面東西上;如果企業拿“認證”當護身符,以為通過了“認證”便萬事大吉,就很難保證不鬧出種種“不良事件”來。

     
    分享:

    食品伙伴網質量服務部為您提供專業的SC咨詢指導、企業標準備案、供應商審核、FDA注冊咨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機食品認證等服務。
    聯系電話:0531-82360063
    電話/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聯盟

    食品質量管理
    關鍵詞: GMP 認證 質量
    [ 網刊訂閱 ]  [ 質量管理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質量管理
    點擊排行
    收縮

    在線咨詢

    • 0531-82360063
    • 郵箱
  • 聯系人
  • 聯系人

     
     
    Processed in 1.509 second(s), 987 queries, Memory 7.2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