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儀器設備 » 理化檢測儀器 » 正文

    實驗室授權簽字人應掌握的技術知識-必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10-18
    核心提示:實驗室授權簽字人
     1.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情況

    a)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時間?

    b)質量管理體系現行有效的版本?

    c)質量管理體系的組織組織架構及部門?

    d)質量管理體系修改的次數?

    e)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哪些文件

    【示例】:程序文件:XXX份,管理制度:XXXX份,操作規程:XXXX份,操作規程:XXX份,不確定度分析評定報:告XXXX份, 期間核查管理辦法:XXX份,體系運行變單:XXX份,技術記錄(原始記錄):XXX份,技術記錄(原始報告):XXX份

    f)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多少人員?

    g)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哪些人員?

    h)申請的授權簽字人是誰?

    i)申請的認可領域是那些?

    j)申請的認可標準有多少?

    K)授權簽字人、技術負責人、檢測員的任職要求?

     

    2.內審和管理評審的情況

    2.1 內  審

    a)內審的時間?

    b)內審的目的?

    c)內審的依據?

    d)內審有什么要求?

    2.2 管理評審

    a)管理評審的時間?

    b)管理評審目的?

    c)那些人參加管理評審?

    d)管理評審的依據?

    e)管理評審有什么要求?

     

    3.管理評審的要求

    【答案】最高管理者參加+12個月至少審核一次+先做內審再做管理評審

     

    4.授權簽字人的崗位職責

    【答案】(開口問題,請謹慎回答)

    a) 授權簽字人應在被授權的范圍內簽發檢驗檢測報告或證書,并保留相關記錄。

    b) 授權簽字人應審核所簽發報告或證書使用標準的有效性,保證按照檢驗檢測標準開展相關的檢驗檢測活動。

    c) 授權簽字人應對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可追溯性負責。

    d) 授權簽字人對簽發的檢驗檢測報告具有最終的技術審查職責,對不符合要求的結果和報告或證書具有否決權。

     

    5.本實驗室審核的依據

    【答案】CNAS-CL01準則+實驗室自身的管理體系要求

     

    6.授權簽字人如何開展工作

    【答案】(開口問題,請謹慎回答) 

    1.熟悉檢測、標準、方法、程序(對自己實驗室的標準、方法十分的熟悉)

    2.對檢測結果作出正確的評價(最終要在報告上簽字的,當然要判斷結果的正確性。)

    3.了解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實驗室基本能力之一,授權簽字人一定要會的。)

    4.熟悉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校準的要求、掌握設備校準狀態(了解設備,才能更好的做好實驗,出具準確的結果。)

    5.熟悉認可規則,認可政策的要求(CNAS既然授權給授權簽字人,那么理應理解CNAS本身的規則)

    6.熟悉認可條件(熟悉認可條件,才能知道實驗室如何滿足CNAS的條件)

    7.熟悉獲準認可實驗室義務(獲得認可的實驗室的義務總共有12點,授權簽字人一定要熟悉)

    8.熟悉帶認可標識/聯合標識檢測報告或使用規定(不能亂用認可標識,用錯了可不好玩!好好看下CNAS-R01)

    9.在對檢測結果的正確性負責的崗位上任職,并有相應的管理職權(授權簽字人有相應的實際權利)

    10. 實驗室明確授權簽字人職權, 對其簽發的報告有最終技術審查職責 ,對于不符合認可要求的結果和報告具有否決權(對報告有一票否決權!)

     

    7.重點掌握的內容-【檢驗過程】

    檢測合同書、合同評審記錄、客戶樣品登記匯總表、客戶樣品交接處理單、檢驗順序卡、測試人員資格確認單、檢測前狀態檢查表、檢驗過程流轉單、標準物質和試劑領用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原始記錄、試驗報告、歸檔資料清單

     

    8.不確定度分析基礎

    【答案】(開口問題,請謹慎回答)

    a)測量不確定度是指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賦予被測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

    b)測量不確不確定度分為A類和B類不確定度;

    c)對在規定測量條件下測得的量值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的判定稱為A類標準不確定度,不同于A類評定的方法都是B類評定;

    d)不確定度分析評定的來源:多次測量后數據的偏差、儀器的偏差、讀數的偏差等;

    e)不確定度分析評定的流程。

     

    9.質量監控的措施有那些?

    人員比對、設備比對、留樣再測、期間核查、內部比對、外部對比、盲樣測試、質控圖、標準物質等

     

    10.如何鑒別假報告

    a)看報告的模板及報告編號對不對?

    b)看測試標準和測試項目是否在授權范圍內?

    c)看分包方是否有CNAS授權?

    d)看報告上的參數與原始記錄是否一致?

    e)看報告編制、審批人員是否有授權?

    f)看報告上鎖載明的溫濕度、氣壓、送樣時間、測試時間是否存在邏輯錯誤

    特別強調[認可準則一定要熟悉]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儀器設備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儀器設備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3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9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