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儀器設備 » 理化檢測儀器 » 正文

    LC-MS解析——基礎以及常見問題解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06
    核心提示:LC-MS液質聯用儀是絕大多數化學公司,科研單位都會用的儀器。它大大的提升了實驗員的效率,幫助實驗員快速判斷化合物合成狀態和分子量。LC-MS是HPLC和MS的結合,有兩者的功能,又沒有兩者精確。

    LC-MS液質聯用儀是絕大多數化學公司,科研單位都會用的儀器。它大大的提升了實驗員的效率,幫助實驗員快速判斷化合物合成狀態和分子量。LC-MS是HPLC和MS的結合,有兩者的功能,又沒有兩者精確。

     

    液質聯用(LCMS):LC為液相色譜儀;MS為一種能夠生成離子,在氣態中根據質荷比的不同將其分離并進行檢測的儀器

     

    LCMS以液相色譜作為分離系統,質譜作為檢測系統,因而兼具有液相色譜高分離度與質譜高靈敏度的特點。

     

    分析的樣品在質譜部分和流動相分離,被離子化后,經質譜的質量分析器將離子碎片按質量數分開,經檢測器得到質譜圖。 

     

    原理:質譜分析是先將物質離子化,按離子的質荷比分離,然后測量各種離子譜峰的強度而實現分析目的的一種分析方法.以檢測器檢測到的離子信號強度為縱坐標,離子質荷比為橫坐標所作的條狀圖就是我們常見的質譜圖 。

    相關概念

    離子豐度(Abundance of ions):檢測器檢測到離子信號強度。

    相對離子豐度(Relative abundance of ions):以質譜圖中指定質荷比范圍內最強峰(基峰)的強度為100%。其它離子峰對其歸一化所得到的強度。標準質譜圖均以離子相對豐度值為縱坐標。離子的豐度與物質的含量相關,因此是質譜定量的基礎。

    EI:電子轟擊源質譜,常用于GC-MS系統。

    API:大氣壓電離源質譜,常用于LC-MS系統。

    MALDI: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源質譜,常用于生物大分子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稱“高壓液相色譜”、“高速液相色譜”、“高分離度液相色譜”、“近代柱色譜”等。高效液相色譜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采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

    UPLC:超高效液相色譜(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色譜理論認為提高色譜柱的效能(efficiency)就能增加儀器的解析度(resolution),而運用粒徑低于2μm的小顆粒無疑是增加效能的好方法。但減小固定相的粒度以增加色譜柱效能一直是色譜儀器科學的瓶頸,因為小顆粒不僅要求系統能承受高于目前極限壓力(比如6000psi/400bar),需要更小的系統體積(死體積),并且需要能適應可能只有幾秒峰寬的高速檢測器。

    ESI: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的縮寫,意思是電噴霧離子源,是質譜儀中較為常用的一種離子化方式。電噴霧離子源屬于一種軟電離源,能使大質量的有機分子生成帶多電荷的離子。

    APCI: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的縮寫,大氣壓化學電離源 APCI是20世紀90年代后使用的液相色譜和質譜聯用的接口技術之一。溶液在氣流作用下形成氣溶膠,蒸發,電暈放電使溶劑電離,電子轉移或電子捕獲,使樣品帶電。

    看LCMS步驟

    1)先看MS部分,看有沒有所要離子峰,并且要看清楚該化合物是否有MS信號,是否掩蓋周圍的峰。

    2)再看HPLC部分,看含量有多少,并且要看清楚該化合物是否有強的HPLC信號,是否掩蓋周圍的峰。

    3)兩者結合起來看,推測反應進行的程度和反應產生的雜質。

     

    常見加合離子峰

    [M+1]:加質子

    [M+14]:羧酸與甲醇成酯

    [M+18]:加NH4

    [M+19]:加水(水合)

    [M+23]:加鈉離子

    [M+39]:加鉀離子

    [M+42]:加乙腈

    [M+64]:加乙腈加鈉離子(常見于SHIMADZU)

    [2M+1]:二聚離子(兩分子公用一個正電子)

    [2M+23]:二聚加鈉(兩分子公用一個正電子)

    [M+2/2]:分子中有兩個叔氮,容易上兩個質子

    [一系列相差42的峰]:可能為石蠟油污染

    [一系列相差44的峰]:可能為聚乙二醇污染

    [M-16]:脫NH3

    [M-17]:脫水

    [M-44]:羧酸和Cbz中常見,重排后脫CO2

    [M-56]:Boc中常見,脫叔丁基

    [M-100]:脫Boc

    [M-H]:基本離子

    [M+X]:X指溶劑或緩沖液中的陽離子

    [M-H+S]:溶劑加合離子

    [M+2)/2]:分子絡合兩個氫離子,半峰

    負模式

    [M-1]:M-H-

    [M+X[:M+X-, X=溶劑或緩沖溶液的陰離子

    [M+S-1]:M+S-H-, S=溶劑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 網刊訂閱 ]  [ 儀器設備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儀器設備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