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食品營養科普專題 » 正文

    維生素C的發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10-26
    維生素C又稱為抗壞血酸,是最早發現人體缺乏的維生素之一。

      幾乎所有動物都可以在體內合成維生素C,而人、猴子和豚鼠卻不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發現維生素C對人體必需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1740年,英國海軍上將G.A.Anson帶領6艘船和近2000名海員作環球航行,他們帶了充足的耐保存的罐頭食品。四年的時間里,他們天天吃著這些經過高壓高溫烹制的魚、肉、菜,只有部分糧食是可臨時煮的。但很快,從第4個月開始,就有船員病到了,牙齦出血,皮膚干燥,身上起著片片紅的出血點,不斷的感冒、全身無力。在1744年返航時,只剩下一半的(1051名)的船員,而另一半海員都陸續的得同樣的病死了。 

      當時,人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病,以為是一種傳染性瘟疫,并根據癥狀起名壞血病。 

      后來,在大雪封山的地區,和長期吃不到新鮮蔬菜的地區,也發現了同樣的疾病。3年之后,有科學家發現,用橘子和檸檬汁可以很好的治療和預防這種。▔难。。而這些食物的有效成分是抗壞血酸,也就是后來的維生素C。

      壞血病的典型癥狀是出血,出現皮膚瘀斑,牙齦腫脹出血,機體抵抗力下降,傷口愈合遲緩,關節疼痛并伴有輕度貧血等,嚴重者可致死亡。事實上,直到今天,在我國某些山區的人群,由于冬季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又缺乏用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 仍有維生素C 缺乏的人群存在。
     
    • 下一篇:暫無
    • 上一篇:暫無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