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飲食文化 » 正文

    有趣鎮江名吃的三大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26

        江南有句俗話:“鎮江有三怪,香醋擺不壞,肴肉不當菜,面鍋里煮鍋蓋。”

        鎮江香醋,相傳為古代杜康的兒子所造,風味獨特,聞名中外。它的特點是酸而不澀、香而微甜、色濃而味鮮。更怪的是這種香醋存放時間越長,不但不壞,反而味道越來越好。鎮江香醋以“金山牌”最著名。

        肴肉是肴蹄肉的簡稱,也是鎮江的傳統名產。肴肉,皮白肉紅、鹵凍透明,狀如水晶,故又稱水晶肴蹄。它具有香、酥、鮮、嫩四大特點,且肥而不膩,以姜醋佐餐其味更佳。傳說肴肉剛剛問世,恰逢八仙中張果老赴蟠桃會,路過鎮江,聞到肉香,闖進酒海街一家夫妻小酒店,一連吃了三只半肴蹄,他不把肴肉當菜而當飯吃了,這就是第二怪的來歷。從此,人們也把肴肉當主食吃了。如今肴肉以鎮江“宴春酒樓”的最著名。

        鎮江下面條的技藝令人叫絕,又稱一怪。一口盛滿清水的大鍋,面條放進鍋后,便朝面湯里撂進一只小鍋蓋,讓它飄面鍋里,據說,這樣下的面條撈進碗里不硬不爛入味爽口,因此這種面也稱為“鍋蓋面”。“宴春酒樓”的白湯大面就是這種特色的小吃。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40 second(s), 59 queries, Memory 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