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飲食文化 » 正文

    憶年味兒濃在臘味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26
      一串串的臘腸,一塊塊的臘肉,掛在陽臺上或院子里,在冬日陽光的照耀下,油亮剔透,顯得格外誘人和喜慶。每當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就知道,新年快要到了。
     
      老家做臘味是用煙熏的,雞鴨魚肉掛在房梁上,地上堆起干枝葉或稻谷、甘蔗渣之類&nbsp;,點燃后煙氣冉冉上升,微溫的煙熏火燎,久而久之便把一種特殊的香氣熏到肉里。用這種方法制出來的臘味,焦干梆硬、入口噴香。
     
      雖然煙熏的臘味可謂臘味中的極品,但由于長時間的煙熏火燎有損廚房衛生,城里人做臘味大多是利用自然風干。通常是在冬至前后將臘味掛起來,這時北風天多,肉類易風干,不會出現南風天時潮濕變質等問題。臘味的選料是有講究的,臘肉一般用五花肉,臘腸最好用前腿肉,用桂林特產高度三花酒,適量的鹽、胡椒粉和少量的五香粉腌制后懸掛風干。大約半個月左右,臘味便可食用。
     
      據說,從前桂林人拜年的時候,一進門,定必先看主人家里掛的臘味,如果掛滿了,說明這年過得殷實,如果只有寥寥幾塊,說明年成不好。這時,客人就會說上幾句吉利話,祝福主人明年掛上更多的臘肉。小小的臘味,反映出年成的好壞,年味的濃淡。
     
      由于我家沒有做臘味的習慣,所以,每當春節臨近,看到同學家里掛著油亮剔透的臘肉,心里就直羨慕。于是總是在這個時候,找各種借口,比如還書,比如一起做作業,到同學家做客。久而久之,同學的父母心照不宣,每當我“碰巧”在吃飯時間光顧,就會笑瞇瞇地將臘味作為必備佳肴。
     
      桂林人煮臘味,喜歡蒸或炒。將臘味切好用碗碟盛好,放入鍋內蒸個數分鐘,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不加任何佐料的臘味,原汁原味、格外鮮美。如果把臘腸直接放入米飯中一同蒸煮,飯的清香和肉的濃香相互滲透,更是別有一番滋味。除此之外,桂林人還喜歡用冬筍、荷蘭豆炒臘味,或在炒粉利時,加上幾塊臘肉,再配以芹菜或菜花、青蒜,色澤鮮艷、香滑可口。
     
      如今講究素食主義,平日里大魚大肉已不再吃香,但我仍然對臘味情有獨鐘。既是因為它的肥而不膩、百食不厭,更是因為,當鍋里的臘味香氣傳來,整間屋子立時變得溫馨,年味兒就在這香噴噴的臘味里,濃濃地漾開來。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646 second(s), 1095 queries, Memory 3.3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