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飲食文化 » 正文

    烹飪起源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26
         我國的烹飪,是參加勞動實踐的無名氏們,經過一代又一代經驗的積累逐步造成的。
     
      我們祖先發時鉆木取火之后,過去難于下咽的獸肉、魚鱉、螺蛤等食物,可以“熗生為熟”、“燔而食之”了。熗、燔就是燒烤,上古時人們最早的肉食正是燒肉和烤魚。這時人們還學會把含有豐富淀粉質的植物種子和根莖放到熱灰或燒穴中去煨熟了吃,堪稱是古代最早的熟食素食了。烹飪正是這樣產生的。但這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烹飪,因為當時尚不會調味。
     
      后來,東部海濱宿沙氏部落發明“煮海為鹽”,即把海水盛放在陶制容器中熬制成鹽。制鹽的發時是對人類文明生活的一大貢獻。人們每天適量進食鹽可以促進人體胃液分泌,提高消代功能。人們食鹽后,體質和智力增強了。
     
      鹽是最基本的調味品。有了鹽才產生了又“烹”又“調”完整的烹飪、烹調概念。烹飪的發明,在攝生以維持生存這一點上,人類才從動物界正式脫離出來。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