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傳統節假日 » 正文

    清明節的來歷和計算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3-29
    核心提示: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自唐代之后,寒食與清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自唐代之后,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后105天。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每年的冬至,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因為冬至并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6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