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大蒜專題 » 正文

    春分前后種出大蒜的區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0-14  瀏覽次數:788
    核心提示:1.種蒜,首先應選用適宜本區內種植的大蒜品種,種蒜應具備蒜頭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體明顯,4~8瓣構成一頭蒜。若選用蒜頭?⑺獍曄蕕鬧炙猓?ブ趾笥酌縞?と酰??誓芰Σ睿?現賾跋熗叟譚痔澹?仔緯啥勞匪狻>?999年調查,春播小瓣蒜種的獨頭率為50%~60%,而大瓣蒜

        1.種蒜,首先應選用適宜本區內種植的大蒜品種,種蒜應具備蒜頭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體明顯,4~8瓣構成一頭蒜。若選用蒜頭小、蒜瓣瘦的種蒜,播種后幼苗生長弱,吸肥能力差,嚴重影響鱗盤分體,易形成獨頭蒜。據1999年調查,春播小瓣蒜種的獨頭率為50%~60%,而大瓣蒜種獨頭率僅為5%~8%。

        2.土壤,土壤瘠薄或連茬種過大蒜的地,受土質和肥料不足的影響,致使幼苗弱、鱗盤發育差不能分瓣而成獨頭蒜。據調查,春蒜667m2施底肥雞糞1000kg,返青抽薹后施尿素10kg,獨頭率僅為5%~10%,不施肥的獨頭率達50%~60%。

        3.播期,蒜瓣是由鱗盤上葉腋的側芽發育形成,同時受溫度、光照、養分多方面的影響,因此播期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蒜的生長發育。如春天栽種以不出九前為好,過晚就會造成獨頭蒜率高。實踐表明,春蒜在春分節前5~7天種植獨頭率為10%~15%,而春分節后5~7天種植,獨頭率達20%~30%。

        4.種法,農民栽種蒜總想密植,節省點土地,或認為加大密度能高產,但密度大破壞了個體應占的面積,出現了單位面積上蒜株爭奪養分的現象,造成肥料不足和空間的限制而形成獨頭蒜。667m2種3.5~4萬株,獨頭率為30%~40%,而種植2.5~3萬株,獨頭率僅為8%~10%。

        5.管理,大蒜適應性較強,但在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條件、養分、水分,都十分敏感,管理過程中常因肥水、病蟲、草害造成個體生長不良出現鱗盤不易分芽或個體不能通過膨大形成獨頭。

        大蒜栽種方法,供參考:

        1.選用優質蒜做種 農諺說,“好種出好苗,好苗產量高”。所以栽種大蒜時應首先確定生產的目的,如栽種以生產蒜頭為主要目的就應選蒜頭大,分瓣明顯,蒜瓣肥的白皮蒜作種。如為生產蒜薹就應選用蒜頭好,瓣肥的紫皮蒜作種,因而種蒜不得亂用種。

        2.培肥地力 栽種大蒜不宜選用重茬地,蒜地需深耕松土,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667m2應施1500~2000kg農家肥作底肥,增施磷肥30~50kg、鉀肥15~20kg。

        3.嚴格播期 適宜大蒜鱗莖膨大的溫度為20~25℃,高于26℃大蒜進入休眠,日照時數低于13h新葉雖可繼續分化,但不能形成鱗盤上的側芽,所以大蒜栽種時必須因地、因種嚴格播期。生產中農民常說:“中秋不在家,端午不在地”,春蒜種植的說法“春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明確指出了秋種蒜應在秋分節到寒露播種,春種蒜應在土壤5cm深處開始化凍,不出九即大約在3月中旬以前播種。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利于大蒜的整體及個體生長。一般白皮蒜密度安排為行株距16cm×10cm,總產量高出對照25%以上,蒜頭大、蒜瓣肥。而紅皮蒜安排行株距為10cm×8cm。

        5.加強管理 大蒜整個生長周期分為發芽期、幼苗期、鱗芽分化期、鱗芽膨大期、休眠期。每個生長期都應環環抓緊,但鱗芽膨大期是管理的重點,需加強肥水供應,667m2追尿素10~15kg,每3~5天澆一水,保持地表不干,此期還可葉面噴灑600倍磷酸二氫鉀增補磷鉀肥。秋播蒜還需做好入秋后的管理,冬前覆蓋柴草等物,春暖及時揭開覆蓋物,澆好返青水。進入3月中旬應加強中耕,以利保墑提高地溫,同時噴灑1000倍樂果防治地蛆。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