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飼料專題 » 正文

    魚粉的加工工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20
    核心提示:目前國內外魚粉的加工方法多根據魚脂肪含量的多少進行加工,分為高脂魚和低脂魚2種加工工藝。 ①高脂魚的加工工藝 是對脂肪含量較高的魚粉先進行脫脂然后再干燥制粉的加工過程。首先,用蒸煮或干熱風加熱的方法,使魚體組織蛋白質發生熱變性而凝固,促使體脂分離溶出。


        目前國內外魚粉的加工方法多根據魚脂肪含量的多少進行加工,分為“高脂魚”和“低脂魚”2種加工工藝。

        ①高脂魚的加工工藝

        是對脂肪含量較高的魚粉先進行脫脂然后再干燥制粉的加工過程。首先,用蒸煮或干熱風加熱的方法,使魚體組織蛋白質發生熱變性而凝固,促使體脂分離溶出。然后對固形物進行螺旋壓榨法壓榨,固體部分烘干制魚粉。干燥的方法分為干熱風和蒸汽法2種。前者吹入干熱風的溫度因熱源形式不同,可從100~400℃不等;后者使用蒸汽間接加熱,雖然干燥速度慢,但魚粉質量好。整魚經過去油、去浸汁、干燥、粉碎后的產品,蛋白質含量在50%~60%不等。榨出的汁液經酸化、噴霧干燥或加熱濃縮成魚膏(fishsoluble)。魚膏的原料還可以用魚類內臟,經加酶水解、離心分離、去油,再將水解液濃縮制成魚膏;制成后的魚膏可直接桶裝出售,也可用淀粉或糠麩做為吸附劑再經干燥、粉碎后出售,后者稱為魚汁吸附飼料或混合魚溶粉(compoundfishsalubleprowder),其營養價值因載體而異。

        ②低脂魚的加工工藝

        是對體脂肪相對含量低的魚及其它海產品的加工過程。根據原料的種類一般分為全魚粉和雜魚粉2類。全魚粉是對脂肪含量少的魚進行整體直接加熱干燥,失去部分水分后再進行脫脂,固形物經第2次干燥至水分含量達18%,粉碎制成魚粉。通常每100kg全魚約可出全魚粉22kg。蛋白質含量在60%左右。雜魚粉:是將小雜魚、蝦、蟹以及魚頭、尾、鰭、內臟等直接干燥粉碎后的產品又稱魚干粉,含粗蛋白質45%~55%不等;蛟隰~產旺季,先采用鹽腌原料,再經脫鹽,然后干燥粉碎制得。這種魚粉往往因脫鹽不徹底(含鹽10%以上),使用不當易造成畜禽食鹽中毒。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