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化肥施肥專題知識 » 正文

    作物根外追肥“10訣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6-06
    核心提示:作物根外追肥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施用方便、效果顯著、節省肥料等優點。但要做到科學合理,須掌握以下訣竅: 一、肥料品種應適宜: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鉀、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根外追肥效果較好,而含氯離子、易揮發及難溶性肥料如碳銨、氯化

        作物根外追肥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施用方便、效果顯著、節省肥料等優點。但要做到科學合理,須掌握以下訣竅:

        一、肥料品種應適宜: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硫酸鉀、草木灰浸出液及一些微肥等用作根外追肥效果較好,而含氯離子、易揮發及難溶性肥料如碳銨、氯化銨,鈣鎂磷等不宜選用。

        二、噴灑濃度適當:根外追肥的適宜濃度為:尿素0.5%~2%、磷酸二氫鉀0.3~0.5%、硫酸銨0.2%~9.3%、硼砂0.1~0.2%、硫酸鋅0.1~0.4%、不同作物使用濃度各異,蔬菜類濃度稍高些,果樹類濃度稍低些。一般情況下濃度不得隨意加大,以免造成肥害。

        三、噴灑液量要充分:具體根據作物種類、生育時期來確定,以肥液將要從葉面上流下但又未流下時最好。一般畝用肥液50~75公斤。

        四、噴灑次數不可過少:即使噴灑1%的尿素液,其畝用量不過2公斤尿素。此量比作物需求量低得多,因此須連續噴2~3次,間隔期7~10天。

        五、要選好噴肥時間:根外追肥以在比較潮濕的天氣里進行為好,保證葉片濕潤30~60分鐘。要在早晨10時前及下午5時后噴灑,無風的陰天可以全天噴施。

        六、在作物關鍵期噴灑:不同作物對各種肥料的要求時期不同,要靈活掌握。如水稻、小麥宜在齊穗期,油菜、花生、芝麻宜在始花期,玉米、高粱宜在灌漿期噴灑。另外,在作物出現某種脫肥病狀時,要及時噴施。

        七、噴施部位要得當:肥液應重點噴布于作物幼嫩莖葉上。對雙子葉植物盡量多噴背面,對單子葉植物兩面都噴,并以正面為主。

        八、注意合理混用: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肥料混合噴施能提高肥效;肥料和農藥混用可提高工效。應注意的是,不能將堿性和酸性以及會發生反應的肥料農藥混用。

        九、肥液噴灑要均勻:肥液要充分攪拌,噴灑要均勻,不能漏噴,也不能在同一噴施過程中重復噴灑。

        十、要添加活性劑:肥料中加入少量活性劑(如中性肥皂、洗衣粉等),可以降低肥液的表面張力,增加肥液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噴施效果。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75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