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化肥施肥專題知識 » 正文

    不同營養元素要配合施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31  瀏覽次數:250
    核心提示:平衡施肥能夠使作物優質、高產、高效并減少環境污染的道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但相反的情況卻鮮為人知。 10年前,河北省吳橋小麥高產區在干旱季節發現豆科作物葉子缺鐵,新葉發黃發白,玉米不拔節,長得像竹筍一樣。 這是因為過量施磷導致作物缺乏微量元素。據了

    平衡施肥能夠使作物優質、高產、高效并減少環境污染的道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但相反的情況卻鮮為人知。

    10年前,河北省吳橋小麥高產區在干旱季節發現豆科作物葉子缺鐵,新葉發黃發白,玉米不拔節,長得像竹筍一樣。

    這是因為過量施磷導致作物缺乏微量元素。據了解,該地區長期過量施用二銨,基本上不施有機肥,土壤有效磷水平較高。過量磷肥導致的土壤鐵、鋅等元素缺乏,在平時顯不出來,但在干旱年份,對缺素敏感的作物就表現出來了。這說明某些養分元素之間有頡頏作用,一種養分施用過量,會導致其他養分缺乏。

    一年前在湖北省監利縣考察時發現,當地不少棉田后期葉柄出現“環帶”,少開花,不結桃。下雨后植株旺長,癥狀更加明顯。

    這是典型的缺硼癥狀。經了解發現,當地只重視氮磷化肥,氮肥每畝施40公斤,而鉀肥施得較少,有機肥更少,已有四五年不施農家肥了。有機肥是硼的重要來源,再加上偏施氮肥和下雨,由于植株旺長,缺硼的癥狀自然更加明顯了。為防治缺硼,可畝施基肥硼0.5~1公斤,或在蕾期至盛花期連噴施2~3次0.2%的硼酸溶液。

    有個農戶種甜椒,畝施50公斤磷酸二銨、40公斤鉀肥和少量的農家肥,連施幾年后,發現植株長得還可以,但結果很少。還有個農戶種馬鈴薯,基肥畝施15-15-15型復混肥150公斤,苗也不死,但植株發黃,就像缺什么營養似的。

    這些異常癥狀都與養分供應嚴重失衡有關。他們施肥的共同特點是氮肥不足,磷鉀肥過量。磷鉀過量將導致微量元素缺乏。鉀供應過量還會影響作物對鎂和銨態氮的吸收,或者加重了鎂和氮等元素的缺乏。今后要在增施腐熟有機肥的基礎上,將磷鉀肥用量減少到1/3~1/2,并適當增加氮肥。

    總之,不同營養元素之間,既有相助作用,又有頡頏作用,因此,有機肥與化肥,氮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都要因地制宜,配合施用。它們之中一個也不能缺,也不可供應過量,否則都會造成嚴重后果。只要做到平衡施肥,就可以預防不良后果的發生。一旦發生就要通過合理施肥,特別是噴施葉面肥等措施及時挽救。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