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花卉大觀園 » 正文

    銀杏莖腐病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8  瀏覽次數:250
    核心提示:(1)分布及危害 此病在各銀杏育苗區均普遍發生。多出現于1~2年生的銀杏實生苗木,尤以一年生苗木更為嚴重,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 (2)癥狀 發病初期幼苗基部變褐,葉片失去正常綠色,并稍向下垂,但不脫落。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擴展,以至全株枯死。病苗基部皮層出現皺縮,

        (1)分布及危害

        此病在各銀杏育苗區均普遍發生。多出現于1~2年生的銀杏實生苗木,尤以一年生苗木更為嚴重,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

        (2)癥狀

        發病初期幼苗基部變褐,葉片失去正常綠色,并稍向下垂,但不脫落。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擴展,以至全株枯死。病苗基部皮層出現皺縮,皮內組織腐爛呈海綿狀或粉末狀,色灰白,并夾有許多細小黑色的菌核。此病病菌也能侵入幼苗木質部,因而褐色中空的髓部有時也見小菌核產生。此后病菌逐漸擴展至根,使根皮皮層腐爛。如用手拔病苗,只能拔出木質部,根部皮層則留于土壤之中。銀杏扦插苗在高溫或低溫的條件下,莖腐病也能發生,可使插穗表皮呈筒狀套在木質部上,韌皮部薄壁組織則全部發黑腐爛。

        (3)病原菌

        銀杏莖腐病的病原菌為球殼孢目、球殼孢科,大莖點屬的炭腐病菌Macrophomiaphas~oli(Maubl)Ashby。此菌喜高溫,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32℃;而對酸堿度要求不嚴,在pH4~9之間均能很好生長。

        (4)發病規律

        莖腐病菌通常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屬于弱寄生真菌。在適宜條件下自苗木傷口處侵入。因此,病害發生與寄主和立地環境條件有關。苗木受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表溫度過高,苗木基部受高溫灼傷后造成病菌侵入。苗木木質化程度越低此病的發病率越高。在苗床低洼積水時,發病率也明顯增加。銀杏扦插苗,在6~8月份當苗床高溫達30℃以上時,插后10~l5d即開始發病,嚴重時大面積接穗發黑死亡。試驗證明,拮抗性放線菌能有效的抑制該病病菌的蔓延擴散。

        (5)防治方法

        根據銀杏莖腐病發病的原因,目前應以預防為主。

        A.提早播種爭取土壤解凍時即行播種,此項措施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質化,增強對土表高溫的抵御能力。

        B.合理密播密播有利于發揮苗木的群體效應,增強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抗力。試驗證明,苗木密度愈小發病率愈高,密度愈大發病事愈低。實踐還證明,過去每畝播種25~40kg種子,如改為每畝80~l00kg種子的播種量之后,不僅發病率降低,而且單位產苗量增加,既節約了土地又減少了發病。

        C.防治地下害蟲苗木受地下害蟲的危害之后;極易為莖腐病菌所感染,因此,播種前后一定要時刻注意消滅地下害蟲。

        D.防止苗木的機械損傷當年生播種苗或一年生移植苗在松土除草或起苗栽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損傷苗木的根莖,否則極易引起莖腐病的發生。

        E.遮蔭降溫為防止太陽輻射地溫增高,育苗地應采取搭蔭棚、行間覆草、種植玉米,插枝遮陽等措施以降低對幼苗的危害。

        F.灌水噴水在高溫季節應及時灌水噴水以降低地表溫度,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噴溉,更有利于減少病害的發生。

        G.藥物和生物防治結合灌水可噴灑各種殺菌劑如托布津、多菌靈、波爾多液等。也可6月中旬追施有機肥料時加入拮抗性放線菌,或追施草木灰/過磷酸鈣(1/0.25)并加入拮抗性放線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1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