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花卉大觀園 » 正文

    柳樹害蟲柳癭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8
    核心提示:柳癭蚊屬雙翅目癭蚊科。主要危害柳樹,特別是對旱柳、垂柳危害嚴重。被危害后樹木枝干迅速加粗,呈紡錘形瘤狀突起?俗稱柳樹癌瘤。 形態特征成蟲形似蚊子。卵長橢圓形,橘紅色,半透明。幼蟲初孵時乳白色,半透明;成熟幼蟲橘黃色,前端尖,腹部粗大,體長4毫米左右。蛹

        柳癭蚊屬雙翅目癭蚊科。主要危害柳樹,特別是對旱柳、垂柳危害嚴重。被危害后樹木枝干迅速加粗,呈紡錘形瘤狀突起?俗稱柳樹癌瘤。

        形態特征成蟲形似蚊子。卵長橢圓形,橘紅色,半透明。幼蟲初孵時乳白色,半透明;成熟幼蟲橘黃色,前端尖,腹部粗大,體長4毫米左右。蛹赤褐色。

        發生規律柳癭蚊每年發生一代,以成熟幼蟲集中在危害部樹皮中越冬。在山東曹縣一帶,一般每年3月開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中旬羽化為成蟲,4月上旬為成蟲羽化盛期,羽化時間在每日上午9點至10點,氣溫高羽化就多,尤其在雨后晴天羽化量大,成蟲羽化后的蛹皮密集在羽化孔上,極易發現。羽化后的成蟲很快交配產卵。卵大多產在原癭瘤上舊的羽化孔里,深度在形成層與木質部之間,每卵孔內產卵幾十粒到幾百粒不等。初孵幼蟲就近擴散危害,從嫩芽基部鉆入枝干皮下,6月下旬絕大部分幼蟲蛀入韌皮部,取食韌皮部和形成層。

        癭瘤形成柳癭蚊初次危害時,幼蟲危害形成層的同時刺激了受害部位細胞畸形生長,枝干在被危害部位很快呈瘤狀增粗變大,這時枝干開始出現輕度腫瘤;來年枝干上出現羽化孔后,成蟲又在原羽化孔及其附近產卵,孵化后的幼蟲又在癭瘤周圍的愈合組織繼續危害,這樣重復產卵,重復危害,引起新生組織不斷增生,癭瘤越來越大。被危害部位的枝干直徑如果在5厘米以下,蟲口密度又比較大,枝干生長很快衰弱,會在兩三年內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最好在成蟲羽化擴散前防治。①被危害樹木較小或初期危害的,在冬季或在3月底以前,把危害部樹皮鏟下,或把癭瘤鋸下,集中燒毀。②3月下旬用40%氧化樂果原液,兌水2倍涂刷癭瘤及新侵害部位,并用塑料薄膜包扎涂藥部位,可徹底殺死幼蟲、卵和成蟲。③春季在成蟲羽化前用機油乳劑或廢機油仔細涂刷癭瘤及新侵害部位,可以殺死未羽化的老熟幼蟲、蛹和羽化的成蟲。④5月用40%氧化樂果2倍液在樹干根基打孔(孔徑0.5至0.8厘米、深達木質部3厘米),用注射器注藥1.5至2毫升,然后用爛泥封口,防止藥液向外揮發,或刮皮涂藥,毒殺癭瘤內幼蟲。⑤5月至6月在癭瘤上鉆2至3個孔(孔徑0.5至0.8厘米、深入木質部3厘米),然后用40%樂果的3至5倍液向孔注射1至2毫升,然后用爛泥封口,防止藥液向外揮發。這種方法對柳癭蚊的防治有效率可達100%。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10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