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花卉大觀園 » 正文

    卡特蘭壞死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8
    核心提示:分布與為害:為世界性病害。中國的東南部常見。 癥狀:初在葉肉處生淡褐色壞死斑,后沿葉脈形成長形黑褐色壞死條斑。病斑發展,葉肉細胞崩壞,表皮凹陷呈壞死斑。壞死斑在葉面增多,形成壞死輪紋與壞死斑紋。嚴重時,著花數少,而且花的壽命短,受害加大。由于品種不同,

        分布與為害:為世界性病害。中國的東南部常見。

        癥狀:初在葉肉處生淡褐色壞死斑,后沿葉脈形成長形黑褐色壞死條斑。病斑發展,葉肉細胞崩壞,表皮凹陷呈壞死斑。壞死斑在葉面增多,形成壞死輪紋與壞死斑紋。嚴重時,著花數少,而且花的壽命短,受害加大。由于品種不同,有的開花期全然沒有癥狀,但4~5日后花瓣發生壞死,嚴重時枯死。

        病原:為國蘭花葉病毒CyMV傳染途徑:汁液傳染,栽培管理中使用剪刀等刃物及手指等易傳染。而且從病株的根部,病毒可游離,從灌水時盆底流出傳染。本病毒寄主范圍除卡特蘭外,還有國蘭,石斛、萬帶蘭等蘭科植物約40屬。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10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