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花卉大觀園 » 正文

    涼血解熱扶桑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4
    核心提示:別名朱槿、大紅花、朱槿牡丹。為錦葵科常綠大灌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厘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凈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于上部葉腋間,

        別名朱槿、大紅花、朱槿牡丹。為錦葵科常綠大灌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厘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凈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于上部葉腋間,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者漏斗形,通常玫瑰紅色,重瓣者非漏斗形,呈紅、黃、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

        扶桑花、葉、莖、根均可入藥,主用根部。花含棉花素、槲皮苷、矢車菊葡萄糖苷、山奈醇、醋類、秸液質、維生素。葉及莖含薩殼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類及酶等。根含支鞣質。扶桑花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利尿、消腫功效,適用于肺熱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鼻血、經不調等病癥。扶桑葉,主要用于皮膚生瘡。扶桑根的功效與扶桑花相同。

        采集及加工:葉、莖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后去泥土雜質,曬干備用(莖及根切片),或用鮮品。用于調經、腮腺炎或關節炎則酒炒應用。

        用法:通常作湯劑或燉劑。外用則以鮮花或葉搗爛敷患部。

        方法:

        1.腮腺炎:鮮扶桑花30克,水煎服。同時將扶桑葉搗爛敷患處。

        2.乳腺炎、痛沛腫毒:鮮扶桑花適量,搗爛,加蜂蜜少許混勻,敷患處。

        3.尿路感染:扶桑花、根各20克,水煎服。

        4.月經不調:鮮扶桑花30克,當歸10克,水煎服。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