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馬鈴薯田間管理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22
    核心提示:悶鋤悶耙播種后20天未出苗之前進行,作用:除草、松土、提高地溫。 查苗補苗坐水移植,補齊全苗,防止缺苗斷壟。 中耕鋤草第一次: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鋤通壟背、靠緊壟眼、除盡雜草,不傷根苗。第二次:苗高25厘米左右時進行,培土5~7厘米。第三次:開花前再次鋤草
        悶鋤悶耙播種后20天未出苗之前進行,作用:除草、松土、提高地溫。
        查苗補苗坐水移植,補齊全苗,防止缺苗斷壟。
        中耕鋤草第一次: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鋤通壟背、靠緊壟眼、除盡雜草,不傷根苗。第二次:苗高25厘米左右時進行,培土5~7厘米。第三次:開花前再次鋤草,高培土。
        澆水追肥水澆地進行,旱地一般澆二次水。
        第一次:現蕾期澆水一次,追肥尿素15公斤或碳銨30公斤。
        第二次:盛花期,再澆水一次,不追肥。
        摘花去蕾現蕾開花期進行,調節養分分配,促進塊莖膨大。
        防治病蟲害早、晚疫病:用代森錳鋅、大生或其它殺菌劑可濕性粉劑。畝用量100克,加水50公斤,葉面噴施,間隔7天一次,共噴2~3次。
        蚜蟲:用5%來福靈或2.5%敵殺死乳油,畝用量10~15克,對水50公斤,葉面噴施。
        草地螟、斑蟊(綠元菁):防治方法、藥劑同上。
        拔除田間病株:在生長后期收獲前進行,如環腐病、黑脛病、病毒病的病株。病株癥狀:植株明顯矮小,葉面皺縮,根莖部變黑。發現病株應立即拔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