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馬鈴薯的采收儲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22
    核心提示:收獲方法 馬鈴薯的收獲質量直接關系到保產和安全貯藏。收獲前的準備,收獲過程的安排和收獲后的處理,每個環節都應做好,才能使辛勤勞動的果實不致因收獲不當受到損失。 (1)收獲前的準備:檢修收獲農具,不論機械或木犁都應修好備用。盛塊莖的筐簍要有足夠的數量,有條

        收獲方法

        馬鈴薯的收獲質量直接關系到保產和安全貯藏。收獲前的準備,收獲過程的安排和收獲后的處理,每個環節都應做好,才能使辛勤勞動的果實不致因收獲不當受到損失。

        (1)收獲前的準備:檢修收獲農具,不論機械或木犁都應修好備用。盛塊莖的筐簍要有足夠的數量,有條件的要用條筐或塑料筐裝運,最好不用麻袋或草袋,以免新收的塊莖表皮擦傷。還要準備好入窖前的種薯和商品薯的臨時預貯場所等。

        (2)收獲過程的安排:收獲方式可用機械收獲,也可用木犁翻、人力挖掘等。但不論用什么方式收獲,第一要注意不能因使用工具不當,大量損傷塊莖,如發現損傷過多時應及時糾正;第二收獲要徹底,不能將塊莖大量遺漏在土中。用機械收或畜力犁收后應再復查或耙地撿凈。

        收獲時要先收種薯后收商品薯,如果品種不同,也應注意分別收獲,不要因收獲混雜功虧一簣。特別是種薯,應絕對保持純度。

        (3)收后處理:收獲的塊莖要及時裝筐運回,不能放在露地,更不宜用發病的薯秧遮蓋,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曬,以免堆內發熱腐爛和外部薯皮變綠。同時要注意先裝運種薯后裝運商品薯。要輕裝輕卸,不要使薯皮大量擦傷或碰傷,并應把種薯和商品薯存放的地方分開,防止混雜。

        預貯場所應寬敞,剛收獲的塊莖濕度大,堆高不宜超過1米,而且食用的塊莖盡量放在暗處,通風要好。入窖貯藏前要把病、爛、蟲咬和損傷的塊莖全部挑出來。預貯時間15&#0;20天,使塊莖表面水分蒸發,擦傷表皮愈合后入窖貯藏。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7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