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幾種傳播馬鈴薯病毒的蚜蟲(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22
    核心提示:蚜蟲是傳播馬鈴薯病毒的主要傳毒媒介之一。據報導,能夠傳播一種或幾種馬鈴薯病毒的蚜蟲約有二十種;但其中大部份種并不棲息于馬鈴薯上,經常棲息于馬鈴薯上的傳毒蚜蟲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種,主要有桃蚜(myzus persicae),鼠李馬鈴薯蚜(aphist asturtii),茄溝無網蚜(a

        蚜蟲是傳播馬鈴薯病毒的主要傳毒媒介之一。據報導,能夠傳播一種或幾種馬鈴薯病毒的蚜蟲約有二十種;但其中大部份種并不棲息于馬鈴薯上,經常棲息于馬鈴薯上的傳毒蚜蟲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種,主要有桃蚜(myzus persicae),鼠李馬鈴薯蚜(aphist asturtii),茄溝無網蚜(aulacorthum solani)等,而其中挑蚜和鼠李馬鈴薯蚜不僅都能傳播馬鈴薯病毒,同時傳毒效率也高(1)。
        我國內蒙的蘇木不浪等地,降落到馬鈴薯植株上的蚜蟲有玉米蚜,麥長管蚜,杏瘤蚜等38種。雖然種類較多,但總的數量不多,而且其中大部份蚜蟲種又都不能傳播馬鈴薯病毒;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桃蚜,也發現有馬鈴薯蚜和茄無網長管蚜,但數量極少(2)。
        蚜蟲對馬鈴薯最大的危害是傳播病毒,蚜蟲傳毒主要是在試食階段傳毒,而且還須是從茄科植物尤其是馬鈴薯上遷來的帶毒蚜蟲,才能起到傳毒作用。因而,有翅蚜是在不同田塊間遷飛傳毒;而無翅蚜則是在一個田塊內部不同植株間傳毒,從而使馬鈴薯產生卷葉,花葉,皺縮,條斑壞死以及矮化、束頂等病害造成減產。一般又常是幾種病毒復合侵染,這樣產量會降低得更多。由于馬鈴薯病毒病又能通過種薯傳遞而危害下一代,這就嚴重地降低了種薯質量。 蚜蟲對馬鈴薯的又一個危害則是蚜害。它吸食馬鈴薯組織中的汁液,影響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有的蚜蟲還能分泌某些毒素,致使葉片卷縮,并產生斑駁、條斑;在氣候干旱時,常使植株和葉片提早衰亡干枯,導致減產(3)。
        現將幾種危害馬鈴薯的蚜蟲簡要歸納如下:
        桃蚜(Myzus persicae) 桃蚜主要為害馬鈴薯,煙草,桃樹,油菜和十字花科的一些蔬菜,除吸食植物汁 液外,并能分泌某些毒素使寄主嚴重受害。 形態識別[4]有翅弧雌胎生蚜:體長2毫米左右。頭部黑色,額疣顯著并向內傾斜。復眼赤褐色,觸角黑色,共6節,第三節上有一列感覺孔,約6一l 7個,第5節端部和第6節基部有感覺圈一個。胸部黑色,腹部綠色,黃綠色,褐色或赤褐色。在腹部

    表1 幾種蚜蟲傳播馬鈴薯病毒病的情況

     

     

     

    傳播的馬鈴薯病毒

    蚜蟲種類

     

    卷葉病毒

     

    Y病毒

     

    A病毒

     

    M病毒

     

    FG病毒

    雜斑病毒

     

    鼠李馬鈴薯蚜

    (aphis nasturtii)

     

     

     

     

     

     

     

    茄溝無網

    (aulacorthum solani)

     

    --

    --

     

     

     

     

    大戟長管蚜

    (macrosiphum euphorbiae)

     

    --

    --

     

     

     

     

    (myzus ascalonicus)

     

    --

     

     

     

     

     

     

     

     

     

    (myzus persicae)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