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馬鈴薯瘡痂病及抗瘡痂病育種(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22
    核心提示:對瘡痂病抗病生理的研究 :目前,在作物抗病研究中特別注意生物化學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應該搞清楚在瘡痂病病原體侵入時馬鈴薯的反應。B.B.Cepr e e s(1978)查明,在自然條件下,x茄堿和x卡茄堿甾醇化合物甘生物堿對于馬鈴薯品種抗致病的放線菌屬沒有固定的作用,即使

        對瘡痂病抗病生理的研究:目前,在作物抗病研究中特別注意生物化學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應該搞清楚在瘡痂病病原體侵入時馬鈴薯的反應。B.B.Cepr e e s(1978)查明,在自然條件下,x茄堿和x卡茄堿甾醇化合物甘生物堿對于馬鈴薯品種抗致病的放線菌屬沒有固定的作用,即使人們已經知道在純培養物中這種生物堿有能力抑制它們的藏落生長。
        人們已經知道,植物補體的排出在免疫現象中有特別重要的位置。有些研究人員(o poxlIHHn au0xCdpreeb,1975)研究查明,在用瘡痂病病原體接種馬鈴薯塊莖時,能形成兩種植物補體一一里希京和柳比明,其中在抗病品種的組織中形成的這兩種物質比易感品種多2—3倍。把致病最強的Ascabies誘導到塊莖中時,與誘導AgristusAglobisporus比較,前者所形成的植物補體比較少(6)。這兩種植物補體的形成取決于寄主植物和病原體之間接觸處時間的延續性,以及周圍的環境條件。在塊莖中放線菌屬誘生植物補體的能力可以作為鑒定馬鈴薯品種對瘡痂病抗性的間接方法。例如,感染瘡痂病輕微的品種捷姆普、拉茲瓦里斯蒂(PauapIIcr M)、扎澤爾斯基(Sa sepcIcM)品種所形成的里希京和柳比明形成的數量最多,而嚴重感染瘡痂病的品種早普利和坎季達形成的數量非常少。
     

    6 在用Autinomyces三個種接種時馬鈴薯塊莖的滲出液中植物補體含量

    百俄羅斯早

    伏別爾

    里希京

    柳比明

    里希京

    柳比明

    A.scabies

    1.7

    2.1

    7.9

    10.2

    A.grseus

    2.9

    3.3

    9.2

    12.8

    A.globisporus

    1.9

    2.8

    8.3

    11.4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06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