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馬鈴薯品種----中薯3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19
    核心提示: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系譜:京豐1號 X BF67A。1994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 早熟馬鈴薯品種,出苗后60天可收獲,株高60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少,莖綠色,葉色淺綠,復葉大,葉緣波狀,生長勢強。花白色而繁茂,易天然結實。單株結薯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系譜:京豐1號 X BF67A。1994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 早熟馬鈴薯品種,出苗后60天可收獲,株高60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少,莖綠色,葉色淺綠,復葉大,葉緣波狀,生長勢強。花白色而繁茂,易天然結實。單株結薯數3-5塊,結薯集中,薯塊大小中等、整齊,大中薯率可達90%以上,薯塊橢圓形,頂部圓形,淺黃色皮肉,芽眼少而淺,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還原糖含量0.3%,維生素C含量20毫克/100克鮮薯,食味好。休眠期60天左右。植株較抗病毒病,退化慢,不抗晚疫病。春季畝產1500-2000公斤,秋季畝產1000-1500公斤。穩產性較好。

      栽培要點 適合于一、二季作地區的早熟栽培,可與玉米、棉花等作物間套作。北京地區春季在3月下旬播種,4月下旬齊苗,6月中旬可收獲早期產量,7月初收獲全部產量。栽培密度每畝4000-45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25-28厘米。選擇質地疏松、肥力中上等的土壤易獲高產,播前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畝1500-3000公斤,播時適當施種肥,每畝25-50公斤復合肥,結薯期(約顯蕾期)和薯塊膨大期應及時澆水,以獲高產。春季留種宜早播,一般用地膜覆蓋,可提前15天播種,及時噴藥滅蚜和拔除病株,并在5月底、6月初早收。秋季栽培主要是留種,在8月中、下旬用整薯播種,播前用5PPM赤霉素溶液浸泡10分鐘左右處理或用1-2%的硫脲噴灑種薯,選擇陰涼處,埋入濕沙中催芽,注意不宜澆水過多。選擇排灌水良好的地塊播種,防止爛種爛薯,生長前期及時噴藥滅蚜和拔除病株。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