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馬鈴薯專題 » 正文

    稻田如何種好春馬鈴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18
    核心提示:稻田能種春馬鈴薯已不新鮮,但如何種好呢?利用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春馬鈴薯能獲得較高效益。該技術就是在稻田免耕的情況下,將馬鈴薯種薯直接放在土面上,用稻草全程覆蓋,并配合適當的栽培措施,就能獲得較高的馬鈴薯鮮薯產量的一項新技術。這項新技術省去了以
        稻田能種春馬鈴薯已不新鮮,但如何種好呢?利用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春馬鈴薯能獲得較高效益。該技術就是在稻田免耕的情況下,將馬鈴薯種薯直接放在土面上,用稻草全程覆蓋,并配合適當的栽培措施,就能獲得較高的馬鈴薯鮮薯產量的一項新技術。這項新技術省去了以往馬鈴薯播種時花工較多的翻耕、整地和作畦三道工序,省工節本,高產高效,管理方便,深受農戶歡迎,非常適宜在我省推廣應用。其技術要點如下。
      
      選用早熟良種,適期提早播種
      
      品種一般選用從東北調運的早熟馬鈴薯品種“東農303”、“中薯3號”和“克新4號”等。由于稻草覆蓋可以適當增加土表溫度,春薯的最佳播種期可提早到1月下旬至2月初,這樣有利于爭取高產,提早上市,增加經濟收入。同時,提倡小整薯播種,因為大種薯切塊后,在稻草覆蓋下易引起爛種,影響齊苗。
      
      合理密植,稻草全程覆蓋
      
      由于早熟馬鈴薯生長期較短,要獲得較高的產量,必須適當提高播種密度,一般畝播種馬鈴薯6000株左右,行株距30×30厘米。播種時,將種薯芽眼向上放好,然后均勻地蓋上8-10厘米厚的稻草,稻草應鋪滿整個畦面,不留空隙。如果稻草覆蓋的厚度少于8厘米,很有可能產生綠薯,影響商品性;覆蓋過厚(超過15厘米),則會影響出苗,部分薯芽鉆不出稻草,造成減產。
      
      施足基肥,配施磷鉀肥
      
      馬鈴薯生育期短,需肥量大,對磷鉀肥敏感,同時,稻草全程覆蓋后不能多次施用追肥,因此肥料應一次性全部作基肥施入,并配施適量磷鉀肥。一般每畝全面撒施有機肥3000公斤和三元復合肥60公斤,施于穴與穴之間,避免與種薯直接接觸,以防傷芽。在收獲前一個月,用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噴施植株也可獲得較好的增產效果。
      
      加強管理,及時收獲
      
      由于我省春季雨水較多,馬鈴薯從播種至收獲期間,一定要做好清溝理渠工作,防止田間積水而造成爛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馬鈴薯,結薯比較集中,大多數薯塊分布在植株四周20厘米的范圍內,并生長在稻草下面泥土上面。一般在5月上旬,當馬鈴薯植株基部兩片葉發黃時,只要將稻草撥開,揀出馬鈴薯即可。同時,在4月中下旬馬鈴薯價格較高時,可以撥開稻草先收獲大的馬鈴薯塊出售,較小的薯塊可覆蓋上原來的稻草,到合適的季節收獲,以增加經濟收入。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6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