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收藏本頁|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海參專題 » 正文

    海參養殖主要模式及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1-18
    核心提示:海參屬棘皮動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營養十分豐富,被譽為;海中人參。 據統計, 全世界有海參1100種,僅我國海域便有100多種,其中可供食用的20多種。 隨著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參的藥用價值不斷得到開發,價格一路攀升,目前全世界海參缺口近 1萬噸。近
        海參屬棘皮動物,名列海味八珍之首,營養十分豐富,被譽為;海中人參。
        據統計, 全世界有海參1100種,僅我國海域便有100多種,其中可供食用的20多種。
        隨著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參的藥用價值不斷得到開發,價格一路攀升,目前全世界海參缺口近 1萬噸。近幾年,人們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養殖海參并取得了成功。現將其主要養殖方式及要點簡介如下。  
    一、蝦池養殖要點
      1.利用現有蝦池,投放石頭、瓦片、舊輪胎等作人工參礁,供海參棲息。
      2.幼參投放密度為體長5厘米左右,每畝投苗3000頭~5000頭。
      3.海參以參礁上附著的底棲硅藻、有機碎屑等為餌料。同時,可投喂人工配合餌料, 或投喂鼠尾藻、海帶、裙帶菜等藻類。
      4.蝦池的水深應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納至高位,以利海參順 利夏眠與越冬。
       5.嚴禁施用化學消毒藥品、向蝦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參體自溶。另須注意池水的溫度、 鹽度,納水時要密切注意參池周圍的水環境,保證池水的日交換量在10%~15%。 
    二、海上筏式養殖要點
      1.海區潮流暢通,無大的風浪侵襲,無工業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養殖時一般采用扇貝籠、鮑籠、塑料桶養殖,并大都與鮑混養。參苗體長為5厘米 左右,密度為200頭~300頭/平方米,吊掛水層在5米~8米之間,籠間距為3米~ 4米。
      3.餌料為鼠尾藻、海帶或人工配餌。應隨著參個體的長大漸疏密度,并隨時檢查網籠 的破損程度。
       4.在臺風或風暴潮來臨前要及時將籠網下沉,以免造成損失。
      5.海上筏養海參也可與藻類混養。  
    三、海底沉籠養殖要點
      1.選擇風平浪靜、潮流通暢、無大量淡水注入的內灣海區,用粗鋼筋制成網籠,可以 為圓形,也可以為長方形,外罩網衣,內放若干石塊(3公斤~5公斤/個)。
      2.放養密度為3厘米~5厘米參苗200頭~300頭/平方米,餌料為人工配合餌 料或海帶、鼠尾藻等,根據情況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3.日常注意網衣的破損情況,并根據海參生長的快慢及時疏密。  
    四、潮間帶壘石養殖要點
      1.在潮間帶依地勢特點,利用鋼筋、石塊、水泥筑壩,壩內壘石養參。
      2.壩高應依歷年最高潮位確定,壩底須留進排水孔,可自然進排水。
      3.放養密度為1厘米~2厘米參苗20000頭/畝,5厘米左右參苗8000頭~ 10000頭/畝。
      4.餌料可以為人工配合餌料,也可為海帶、底棲硅藻、鼠尾藻等。
       5.注意雨季應提前納高水位,并嚴禁化學消毒物質、油污的污染,以防參體自溶。定 期清除海星等敵害生物。  
    五、工廠化鮑參混養要點
       1.利用工廠化養鮑車間已有的設施混養海參。
      2.混養密度為4厘米鮑100頭/平方米,3厘米~4厘米海參6頭~8頭/平方米 。
       3.養殖期間,夏季應利用深海水井降溫,冬季可利用鍋爐提高水溫,使海參不出現夏 眠現象,縮短生長周期。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2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