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九種疾病要區(qū)分感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8-01-07
    核心提示:1.病毒性肝炎。病初多有發(fā)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其主要鑒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有黃疸、肝區(qū)痛、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并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者應及早確診治療。 2.流行性感冒。其主要特征為短期內(nèi)同一地域內(nèi)有大批相同癥狀的感冒病人出現(xiàn)
      1.病毒性肝炎。病初多有發(fā)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其主要鑒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有黃疸、肝區(qū)痛、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并出現(xiàn)上述癥狀者應及早確診治療。
      
      2.流行性感冒。其主要特征為短期內(nèi)同一地域內(nèi)有大批相同癥狀的感冒病人出現(xiàn),突發(fā)高熱,頭痛不適,少有腹痛,呼吸道癥狀相對較輕,眼結膜炎癥比較突出。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采取對癥治療、抗病毒、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
      
      3.流行性腮腺炎。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xiàn),繼后突然高熱不退,同時腮腺炎性腫大,面頰腫痛,持續(xù)3-5天。該期若沒及時治療,便會引起化膿性腮腺炎及各種并發(fā)癥,如腦炎、副睪炎、急性胰腺炎和腎炎等。
      
      4.流行性腦膜炎。冬春多發(fā)、傳染性強,初期多鼻塞、流涕、渾身酸痛不爽,很快發(fā)展為撕裂狀頭痛、噴射樣嘔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等,遍身紅疹,昏迷,后遺癥較為嚴重。
      
      5.流行性乙型腦炎。蚊類傳染病。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季節(jié)性強,多集中在7、8、9月份且高發(fā)于10歲以內(nèi)兒童,臨床可見體溫迅速上升,伴頭痛、嘔吐、精神不振,甚至昏迷或抽風,少數(shù)有肢體癱瘓等,查腦脊液有助確診。
      
      6.麻疹。嬰幼兒多發(fā),全身皮疹和頰黏膜有麻疹白斑,3 5天即蔓延全身,高熱40℃持續(xù)不降。若無異常2周即愈,反之則可引起腦炎、肺炎和眼角膜炎等,死亡率高。
      
      7.猩紅熱。主要特點有高熱,遍體細小紅丘疹,面頰紅暈,口周蒼白,舌質(zhì)鮮紅若草莓狀,繼而皮疹脫屑而愈,應注意區(qū)分感冒。
      
      8.肺結核。臨床可見持續(xù)反復的低熱、盜汗、食欲下降,伴咳嗽吐痰、體形消瘦等,反復痰檢可查到結核桿菌而確診。
      
      9.風濕性疾病。多發(fā)于普通感冒之后,伴著漫長的病史,逐漸出現(xiàn)游走性關節(jié)腫大疼痛。若此期得不到合理治療,可引起心臟瓣膜受累進而繼發(fā)風濕性心臟病。應特別注意,若感冒后不明原因發(fā)生四肢關節(jié)紅腫熱疼,應考慮到風濕熱的可能。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