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國的經濟真菌 » 正文

    豆包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10-07
    核心提示:編號 PRB.1202 圖 例 中文學名 豆包菌 拉丁學名 Pisolithus tinctorius (Pers.) Coker Couch 中文別名 彩色馬勃 同物異名 圖 1202 豆包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孢絲 分類地位 硬皮馬勃目、硬皮馬勃科、豆包菌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小至中等,有時較大。呈球形或近

    編號 PRB.1202

    中文學名 豆包菌
    拉丁學名 Pisolithus tinctorius (Pers.) Coker & Couch
    中文別名 彩色馬勃
    同物異名  
    圖 1202 豆包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孢絲
    分類地位 硬皮馬勃目、硬皮馬勃科、豆包菌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小至中等,有時較大。呈球形或近似頭狀,直徑2.5-18cm,下部顯然縮小形成柄狀基部。柄長1.5-5(10)cm,粗1-3.5cm,由一團青黃色的菌絲來固定于基物上。包被薄,光滑,易碎,初期米黃色,后變?yōu)闇\銹色,最后為青褐色,成熟后上部呈片狀脫落。內部有無數小包,埋藏于黑色膠質物中,小包幼期黃色至佛手黃色,后變?yōu)楹稚,不?guī)則多角形,常扁壓,直徑1-4mm,包內含孢子,包壁逐漸消失,使孢子散播。孢子球形,有刺,褐色,成堆時咖啡色,8-12μm。
    生態(tài)習性 夏秋季在松樹等林中砂地上,單生或群生。
    分布地區(qū)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甘肅、黑龍江、湖南、臺灣、湖北、廣東、香港、廣西、四川、山東、云南等。

    此菌有消腫,止血作用?蓪㈡叻圻m量散敷在傷口上,治療外傷出血 ,凍瘡流水 ,膿腫及治療食道及胃出血。還可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血等。試驗對某些病原菌有抵抗作用。據分析含有亮氨酸 、酪氨酸 、尿素、麥角甾素、類脂質、馬勃素及磷酸鈉等?捎米鼽S色染料。此種是松、杉、櫟等樹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被稱之為菌根“皇后”。
    #p#分頁標題#e#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6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