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國的經濟真菌 » 正文

    樺剝管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9-19
    核心提示:編號 PRB.1004 圖 例 中文學名 樺剝管菌 拉丁學名 Piptoporus betulinus (Bull.: Fr.) Karst. 中文別名 樺孔菌、樺滴孔菌、樺多孔菌 同物異名 圖 1004 樺剝管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剝管菌屬 形態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無柄或幾無柄

    編號 PRB.1004

    中文學名 樺剝管菌
    拉丁學名 Piptoporus betulinus (Bull.: Fr.) Karst.
    中文別名 樺孔菌、樺滴孔菌、樺多孔菌
    同物異名  
    圖 1004 樺剝管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剝管菌屬
    形態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無柄或幾無柄,菌蓋近肉質至木栓質,扁半球形、扁平,靠基部著生部分常凸起,4-24cm×5-35cm,厚2-10cm,表面光滑,初期污白褐,后呈褐色,有一層薄的表皮可剝離露出白色菌肉,邊緣內卷。菌肉很厚,近肉質而柔韌,干后比較輕呈木全質。菌管層色稍深,菌管長2.5-8mm,易與菌肉分離,管口小而密,近圓形或近多角形,每毫米3-4個,靠近蓋邊沿有一圈不孕帶。孢子圓筒形或臘腸形,無色,平滑,彎曲,4-7μm×1.5-2μm。
    生態習性 專門生長在樺木屬的樹干上,一年生。
    分布地區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四川、云南、貴州、新疆、西藏、河南、陜西、福建、安徽、湖南等。

    幼嫩時可食用。引起樺木木質部形成褐色腐朽。子實體的熱水提取液加乙醇結晶,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49%,子實體熱水提取的加40%NaOH及乙醇沉淀物,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72%。此菌可分離到多孔菌酸(polyorenic acid)A、B及C,可抑制分枝桿菌的生長。該子實體中有蹄菌酸(ungalinic acid),對化膿小球菌有抵抗作用。另含有草酸(oxalic acid)等。此菌可抗小白鼠及猴子的脊髓灰質炎。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88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