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消費指南專題 » 正文

    室內加熱器小常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1-19
    核心提示:目前,室內加熱器產品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主要有紅外石英管取暖器、紅外鹵素管取暖器、紅外反射式取暖器、紅外線浴霸、電熱油?⑴?緇?⒍粵魘餃∨?鰲⒌縟饒と∨?骷案春鮮餃∨?韉繞分幀SΦ彼得韉氖牽?魏我恢秩∨?鞫即嬖詵?溆攵粵髡飭街執?茸饔茫?渲蟹?淶鬧

    目前,室內加熱器產品種類繁多、琳瑯滿目,主要有紅外石英管取暖器、紅外鹵素管取暖器、紅外反射式取暖器、紅外線浴霸、電熱油汀、暖風機、對流式取暖器、電熱膜取暖器及復合式取暖器等品種。應當說明的是,任何一種取暖器都存在輻射與對流這兩種傳熱作用,其中輻射的主要成分是紅外線。如果某種取暖器以輻射傳熱為主導,可稱之為“輻射型取暖器”;若以對流傳熱為主導,則可稱之為“對流型取暖器”。

    一、消費者在選購取暖器時,可參考以下幾點:

    1、選購知名企業生產的名牌產品,這些企業的產品質量較好,有可靠的維修服務保障。

    2、檢查產品標識,產品的規格、型號和商標應與說明書一致,應有國家強制性認證標志(即3C標志)、生產企業名稱、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執行標準代號等。

    3、檢查外觀裝配質量,開關、旋鈕應靈活可靠。最好現場通電試驗一下產品的使用效果。

    4、選擇功率適合房間面積的產品,由于家用電表容量一般在3A-10A,最好選功率在2000W以下的室內加熱器,以免功率過大發生斷電或其它意外。

    5、根據使用環境、房間面積和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最合適的產品:

    ▲ 一般6~12㎡居室和4~5 ㎡浴室可選用600~1200W的取暖器,12~15㎡居室和5~7 ㎡浴室可選用1200~2000W的取暖器。

    ▲ 如果需要直接對人體或局部空間進行定向加熱,可選擇輻射型取暖器;若需要加熱整個室內空間,則可選擇對流型取暖器,以自然對流或強制對流循環的熱空氣來溫暖房間每一角落。

    ▲ 通常加熱浴室,可考慮選擇浴室專用取暖器(浴霸)或暖風機,因為浴霸一般安裝在天花板上,暖風機一般為壁掛式,不占室內空間,而且加熱迅速;由于浴室內濕度大,要求選用的取暖器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其防水等級至少應是防滴型(或IPX2),在銘牌上應標有防滴符號(形似一滴水)或大于IPX2的防水等級。而在客廳、臥室中使用,可考慮選擇輻射式取暖器或電熱油汀。

    ▲ 以鎢絲燈泡(或合金電熱絲)作熱源的浴霸、石英管取暖器以及鹵素管取暖器屬于可見發光的輻射式取暖器,工作時會產生明晃晃的光線導致不必要的光污染,影響夜間睡眠,不宜在臥室使用;又因石英、鹵素玻璃管加熱時遇到冷水易爆裂,故不宜在浴室使用。

    ▲ 盡可能選用沒有可見光的紅外輻射式取暖器或散熱式取暖器,因為這類產品無對流加熱形成的揚塵污染,無噪音,熱效率高。

    二、消費者在使用和保養電熱取暖器時應注意:

    1、仔細閱讀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不要在取暖器的表面覆蓋任何物品,不能將取暖器倒置使用。

    2、取暖器應放在不易碰觸的地方,如墻角或靠墻處,背面離墻20厘米左右,并遠離可燃燒物。

    3、取暖器不得直接置于電源插座下面。

    4、使用取暖器的房間,應具備一定的保溫條件,不應有過大的通風口;使用時不宜敞開門窗,以免熱量損失過大。

    5、不要讓水和其它液體淋在取暖器上,否則會造成電熱元件損壞、短路和漏電。

    6、對流式取暖器的進氣口和排氣口嚴禁有雜物堵塞,并要在取暖器前留有足夠大的空間,以利空氣暢通加強對流效果。

    7、取暖器的電源插頭應在使用時才插入插座,不用或外出時切記要拔出。

    8、輻射型加熱器,如紅外石英管取暖器、紅外鹵素管取暖器和紅外反射式取暖器(又稱小太陽),通常都帶有反射罩,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聚積灰塵和污垢,會影響加熱效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只要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清除掉反射罩上的污垢,取暖器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9、不得在浴缸、噴頭或游泳池的四周使用便攜式取暖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01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