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毒及其預防 » 正文

    水母中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7-16
    核心提示:海蜇、海月水母、口冠海蜇(又稱沙海蜇、倒牛)、白色霞水母、僧帽水母、四葉小舌硬水母等屬有毒水母。刺傷引起中毒。海水作業或游泳接觸海蜇時,海蜇傘蓋下觸須密集的刺絲囊即將管狀利絲射入人的皮膚,釋放出毒液,引起中毒。海蜇脫水后很快失去毒性,加工后的海蜇無
       海蜇、海月水母、口冠海蜇(又稱沙海蜇、倒牛)、白色霞水母、僧帽水母、四葉小舌硬水母等屬有毒水母。刺傷引起中毒。海水作業或游泳接觸海蜇時,海蜇傘蓋下觸須密集的刺絲囊即將管狀利絲射入人的皮膚,釋放出毒液,引起中毒。海蜇脫水后很快失去毒性,加工后的海蜇無毒。
       毒性:海蜇刺絲囊內含海蜇毒素和四氨絡物、組織胺等。海蜇毒素屬多肽類物質,作用于心臟傳導系統;組織胺引起局部反應。
       中毒表現:海蜇或其它水母刺傷后出現局部疼痛,數小時后可出現線條狀紅斑、丘疹,類似鞭痕;嚴重者局部可出現瘀斑、水皰,甚至表皮壞死。一般經15~20天痊愈。部分患者伴有發冷、肌肉酸痛、胸悶、氣急以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重者可發生休克和肺水腫。
       緊急處理:局部立即用濃肥皂水、1%氨水或5%碳酸氫鈉溶液冷濕敷。出現中毒表現者立刻到醫院就診。
       中毒預防:海水作業或游泳時注意自身防護,不到有毒水母聚集海域游泳。到海邊游泳時要攜帶肥皂等用于緊急處理的物品。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97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