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醫養生專題 » 正文

    益中補脾的玉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6-26
    核心提示:玉米,又稱玉茭、苞谷、珍珠米、玉蜀黍。玉米性平,味甘。具有益中補脾、止痛消腫、利尿、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玉米是世界上高產谷物之一,其營養價值破高,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不亞于標準面粉。在每百克玉米中,含蛋白質9.0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

        玉米,又稱“玉茭”、“苞谷”、“珍珠米”、“玉蜀黍”。玉米性平,味甘。具有益中補脾、止痛消腫、利尿、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玉米是世界上高產谷物之一,其營養價值破高,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不亞于標準面粉。在每百克玉米中,含蛋白質9.0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72克,粗纖維1.5克,鈣22毫克,磷310毫克,鐵3.4毫克,胡蘿卜素0.13毫克,維生素B1 0.45毫克,維生素B2 0.11毫克,煙酸1.7毫克。而玉米油中的亞油酸、硬酯酸及維生素E的含量,卻高于花生油和豆油。

        玉米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因為玉米既可做糧食,又可榨取玉米油,還可作為牲畜飼料。新玉米可煮熟整吃;玉米粒可破碎成渣,煮粥或做飯;玉米粒還可直接磨成玉米面,蒸制發糕等食品;用膨化玉米粉與標準面粉混合,可做成營養豐富、色味俱佳、物美價廉的面包,其面包的韌性、柔性及彈性,都遠遠優于標準粉或富強粉面包或饅頭,味道別具一格,多吃玉米及其制品,還可減肥。

        玉米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玉米可使尿素、尿酸的排泄量增加,所以,玉米具有消腫利尿、降脂降壓、益中補脾的作用。鮮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A。維生素E能延緩人體衰老,減輕血管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維生素A對干眼癥及神經麻痹有輔助治療作用。同時鮮玉米中還含有賴氨酸和纖維素,對消除動脈中的膽固醇以及防癌抗癌有一定的作用。玉米淀粉可提取抗菌素,玉米油還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49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