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關注食品安全,探討食品技術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食同源專題 » 正文

    吳茱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0-17
    核心提示:原料別名:吳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吳椒、臭泡子、食茱萸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2至6克;或入丸、散。外用 :?/TD 推薦菜品:干山藥片粥 豬脾餛飩 藥汁豬胰羹 吳茱萸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茱萸有吳茱萸與山茱萸之分,那吳茱萸主要生長在江南地
    原料別名:吳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吳椒、臭泡子、食茱萸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2至6克;或入丸、散。外用 :?/TD> 
    推薦菜品:干山藥片粥 豬脾餛飩 藥汁豬胰羹  
     
     
     
    吳茱萸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茱萸有吳茱萸與山茱萸之分,那吳茱萸主要生長在江南地帶。吳茱萸未成熟果實五角狀扁球形或類球形,直徑至5毫米,表面暗綠黃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穿越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星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質硬而脆,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
    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曬干或低溫干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
     
    營養分析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相關人群
    陰虛火旺者禁服。
    食物相克
    忌與豬肉同食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凡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者,多與干姜、桂心、白術、人參等配伍,以溫中散寒止痛;凡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偏寒者,與可干姜、半夏等溫中藥同用;若肝郁化火,脅痛口苦,嘔吐吞酸者,可與黃連合用。
    凡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而致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涎者,多與人參、生姜、大棗配用,以溫肝暖胃,降逆止痛;凡下焦寒糊里糊涂所致疝氣腹痛者,可與川楝子、小茴香、木香等同用。
    食療作用
    味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芳香燥散,可升可降。
    其他相關
    陳藏器云:“茱萸南北總有,入藥以吳地者為好,所以有吳之名也。”按茱當從朱,言果實色紅也;萸,當從群臾,言木形瘦小也。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7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