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食同源專題 » 正文

    白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9-21
    核心提示:原料別名:芳香、澤芬、香白芷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TD 推薦菜品:淮杞燉羊頭 驅風蛇酒 醬羊肝 炸羊肉塊 五香鹵牛肉 紅白酒 香酥野雞 香酥肥鴨 紅燒豬大腸 吳家熏肉 白芷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杭白
    原料別名:芳香、澤芬、香白芷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3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TD> 
    推薦菜品:淮杞燉羊頭 驅風蛇酒 醬羊肝 炸羊肉塊 五香鹵牛肉 紅白酒 香酥野雞 香酥肥鴨 紅燒豬大腸 吳家熏肉  
     
     
     
    白芷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白芷為傘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杭白芷栽培中于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南、四川等地,祁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河北、河南等地有栽培。秋種者在次年秋季葉枯萎時采收;春種者由當年寒露時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烘干。
    1. 杭白芷呈長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上部近方形或類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數橫向皮孔樣突起,多四縱行排列,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實,較重,斷面白色,粉性,皮部密布棕色油點,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氣芳香濃烈,味辛、微苦。
    2. 祁白芷根呈圓錐形,長7至24厘米,直徑1.5至2厘米,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皮孔樣橫向突起散生,并有支根痕,質硬,斷面灰白色,粉性,皮部散有散在棕色油點,開成層環圓形,棕色,氣香濃,味辛,微苦。
    以獨枝、條粗壯、體重、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
     
    營養分析
    白僵蠶體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銨。白僵菌的培養能合成大量草酸,吡啶一2,6一二羧酸,大量脂肪。脂肪中的脂肪酸組成主要是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少量硬脂酸、棕櫚油酸和a 一亞麻酸。白僵菌至少能分泌3種水解酶,即脂酶、蛋白酶和殼質酶,促進穿通受染幼蟲表皮。并能利用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草酸銨、檸檬酸銨、酒石酸銨作為氮源,但不能有效地利用無機氮化合物。白僵菌還含白僵菌黃色素,在培養中的氮源枯竭時這種色素迅速積累;還能合成溶纖維蛋白酶。白僵菌除感染家蠶外,還侵襲玉米螟、蠟蛾幼蟲;并從中分離出高分子量的昆蟲毒素和環肽類昆蟲毒物質白僵菌素。白僵菌還含甾體11a 一羥基化酶系,用于合成類皮質激素。
    相關人群
    氣虛血熱、陰虛陽亢者禁服。
    食物相克
    白芷惡旋覆花。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1. 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煩痛,脈浮緊者,可與羌活、防風、蒼術、細辛等配伍。
    2. 本品用于外科瘡瘍腫毒、紅腫熱痛,常配清熱解毒的銀花、天花粉等同用,取本品消腫之功效。若膿已形成,可用該藥配皂角刺、蒲公英等排膿。
    3. 濕濁內盛,帶下日久,清腥如水者,可與烏賊骨、白術、薏苡仁、芡實等同用。
    食療作用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芳香升散;
    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的功效;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齒痛,目癢淚出,鼻塞,鼻淵,濕盛久瀉,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瘙癢疥癬,毒蛇咬傷。
    其他相關
    《綱目》引徐鍇云:“初生根干為芷,則白芷之義取乎此也。”以其“芬芳與蘭同德”,故有芳香、澤芬、香白芷等稱。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32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