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食同源專題 » 正文

    半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9-20
    核心提示:原料別名: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水玉、地文、和姑、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地雷公、狗芋頭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推薦菜品:六和茶 半夏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半夏多年生草本,生于陰濕山坡、林下、田野、溪邊;有
     
    原料別名:三葉半夏、三葉老、三步跳、麻玉果、燕子尾、水玉、地文、和姑、守田、示姑、羊眼半夏、地雷公、狗芋頭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推薦菜品:六和茶  
     
     
     
    半夏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塊莖。半夏多年生草本,生于陰濕山坡、林下、田野、溪邊;有栽培。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種子繁殖培育第3年、珠芽繁殖培育第2年、塊莖繁殖春栽當年的9月下旬至11月收獲。挖取塊莖,篩去泥土,按大、中、小分等,放筐內(nèi)。于流水中用棍棒搓搗脫皮,也可用半夏脫皮機去皮,洗凈,曬干或烘干。
    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
    半夏塊莖呈類球形,直徑0.8至2厘米。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棕色凹點狀根痕,下端鈍圓,較光滑,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個大,質(zhì)堅實,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營養(yǎng)分析
    柏子仁含有脂肪泊約14%,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還含有少量揮發(fā)油,皂甙、蛋白質(zhì)、鈣、磷、鐵多種維生素等。
    相關(guān)人群
    陰虛燥咳嗽、津傷口渴、出血癥及燥痰者禁服。
    食物相克
    半夏惡皂莢,畏雄黃、生姜、干姜、秦皮、龜甲,反烏頭、羊血、海藻、飴糖。
    相關(guān)人群
     
    制作指導(dǎo)
    1. 內(nèi)服多制用,外用多生用。
    2. 濕痰壅滯,癥見痰多咳嗽,氣逆者,可與陳皮、茯苓等配伍。
    3. 寒飲內(nèi)停而致嘔吐者,可配生姜。
    4. 寒熱互結(jié)于中焦,癥見心下痞滿不痛,或嘔吐下利者,可與黃連、黃芩、干姜等同用。
    食療作用
    半夏味辛、苦,性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性燥體滑,可散可降;
    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
    主治咳喘痰多,頭痛眩暈,夜臥不安,嘔吐反胃,胸脘痞滿,癭瘤痰核,梅核喉痹,瘧疾,癰疽腫毒,遺精帶下。
    其他相關(guān)
    《綱目》云:“《禮記.月令》: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守田會意,水玉因形。”《本草圖經(jīng)》云:“其生平澤者甚小,名羊眼半夏。”蓋因形似也。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41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