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食同源專題 » 正文

    南酸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7-06-16
    核心提示:南酸棗 又名四眼果、化郎果、鼻涕果,為漆樹科植物酸棗樹。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處,為高大樹木,核果橢圓形,熟時黃色、味酸、核堅硬。樹皮、葉均藥用。 性味 酸、澀、涼。 成分 樹皮及葉均含鞣質(zhì)。皮的含量為7.25~19.55%。 藥理


        南酸棗  又名四眼果、化郎果、鼻涕果,為漆樹科植物酸棗樹。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處,為高大樹木,核果橢圓形,熟時黃色、味酸、核堅硬。樹皮、葉均藥用。
       
        性味  酸、澀、涼。
       
        成分  樹皮及葉均含鞣質(zhì)。皮的含量為7.25~19.55%。
       
        藥理  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功用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止痛 (均供外用,不作內(nèi)服)。

        [燒傷燙傷]
        南酸棗樹皮(去外皮取二層皮)煎濃汁,涂敷,一日z次。

        [外傷出血]
        二層皮研細粉撤布傷口。

        [牛皮癬]
        樹皮煎濃汁涂敷,一日z次。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5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