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食同源專題 » 正文

    胡孫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6-16
    核心提示:胡孫眼 為生于枯朽樹木上的硬菌,屬擔子菌煩多孔菌科植物。略呈半圓形,扁平如傘,黃褐色或淡褐色,外面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里面有無數圓孔。胡孫眼名見《本草綱目》、《藥性論》,又名桑黃,李時珍說:桑黃是呈菌。此蕈可以生在楊樹、槐樹、柘樹、皂莢樹上。本草有桑

       胡孫眼  為生于枯朽樹木上的硬菌,屬擔子菌煩多孔菌科植物。略呈半圓形,扁平如傘,黃褐色或淡褐色,外面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里面有無數圓孔。胡孫眼名見《本草綱目》、《藥性論》,又名“桑黃”,李時珍說:“桑黃是呈菌”。此蕈可以生在楊樹、槐樹、柘樹、皂莢樹上。本草有桑黃、槐菌、柳菌、皂莢菌、杉菌等名,均供藥用。
       
        性味 苦、辛、甘、平。
       
        功用  止血,行氣,消癰,治痔。

        [腸風下血,痔瘡出血]
        桑黃或槐蕈焙研末,每次5分,一日2—3次。

        [婦女子宮出血]
        老牛肝(即生于楊樹上的硬菌)研末,每服3克,一日2次(河南、河北資料)。

        [子宮頸癌]
        槐樹菌每日6~9克,水煎服(浙江、江西資料)。

        [慢性胃病,胃痛嘔吐反胃(包括胃癌)]
        皂莢樹蕈焙研細末,每服15克,一日3次,赤砂糖湯送服。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765 second(s), 1053 queries, Memory 3.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