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水果專題 » 正文

    柿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9-22
    核心提示:原料別名: 米果、猴棗、鎮頭迦 原料分類: 水果類及制品 食用提示:每天約100克 推薦菜品: 醬泡菜 醬柿子 柿子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柿子是柿科落葉喬木植物柿的果實。品種甚多。主要產地有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等省市,著名品種有大蓋柿,平均重224克,最大450
    原料別名:米果、猴棗、鎮頭迦
     
    原料分類:水果類及制品
    食用提示:每天約100克
    推薦菜品:醬泡菜 醬柿子 
     
    每100克柿子所含營養素如下:
    • ·熱量 (71.00千卡)
    • ·維生素B6 (0.06毫克)
    • ·蛋白質 (0.40克)
    • ·脂肪 (0.10克)
    • ·碳水化合物 (18.50克)
    • ·膳食纖維 (1.40克)
    • ·維生素A (20.00微克)
    • ·胡蘿卜素 (120.00微克)
    • ·硫胺素 (0.02毫克)
    • ·核黃素 (0.02毫克)
    • ·尼克酸 (0.30毫克)
    • ·維生素C (30.00毫克)
    • ·維生素E (1.12毫克)
    • · (9.00毫克)
    • · (23.00毫克)
    • · (151.00毫克)
    • · (0.80毫克)
    • · (19.00毫克)
    • · (0.20毫克)
    • · (0.08毫克)
    • · (0.24微克)
    • · (0.06毫克)
    • · (0.50毫克)
    柿子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柿子是柿科落葉喬木植物柿的果實。品種甚多。主要產地有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等省市,著名品種有大蓋柿,平均重224克,最大450克,果實扁圓形,中間有縊痕,品質優良,無核,豐產。高莊柿也為有名品種,主要產地為北京昌平縣,果實個大,每500克3~4個,短圓柱形,果面有十字形縱溝,縊痕較淺,味甜。柿子除鮮食外,多干制成柿餅,亦稱柿桃,可用作點心餡。
    柿子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甜膩可口,營養豐富,不少人還喜歡在冬季吃凍柿子,別有味道。柿子營養價值很高,所含維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個人一天吃1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C,基本上就能滿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對人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營養分析
    1. 柿子能有效補充人體養分及細胞內液,起到潤肺生津的作用;
    2. 柿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碘,能治療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大;
    3. 柿子中的有機酸等有助于胃腸消化,增進食欲,同時有澀腸止血的功效;
    4. 柿子能促進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幫助機體對酒精的排泄,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
    5. 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相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大便干結者、高血壓患者、甲狀腺疾病患者、長期飲酒者;
    2. 糖尿病人、脾胃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后、外感風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緩、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術后不宜食柿子。
    食物相克
    1. 柿子不宜與海帶、紫菜同食,否則會引起胃腸不適;
    2. 不宜與酸菜、黑棗、酒同食,否則會導致結石;
    3. 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致胃出血而危及生命;
    4. 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
    5. 忌于蘿卜同食。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1. 食柿應盡量少食柿皮;
    2. 柿餅表面的柿霜是柿子的精化,不要丟棄。
    食療作用
    柿果味甘澀、性平、無毒;柿蒂味澀,性平,入肺、脾、胃、大腸經;
    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
    用于治療肺熱咳嗽、口干口渴,嘔吐、瀉泄。
    新鮮柿子有涼血止血作用;柿霜潤肺,可用于咽干、口舌生瘡等;柿蒂有降逆止作用;柿餅和胃止血;柿葉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療咳血、便血、出血、吐血、新近研究發現柿子和柿葉有降壓、利水、消炎、止血作用。
    其他相關
    《本草綱目》中有“姜辛、微溫、無毒”,“除風邪寒熱、益脾胃、散風寒、止嘔吐、治反胃”等記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679 second(s), 493 queries, Memory 2.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