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藥品使用常識 » 正文

    為什么吃藥不可以“干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4-09
    藥片,通常是由主藥(有效成份)和賦形劑(淀粉、糊精、蔗糖等)壓制而成。藥片中的藥物產生藥效的快慢、強弱,取決于藥物由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速度及數量。藥片中的藥物被吸收之前必須在胃(腸)中崩解,分散成千千萬萬個細小顆粒,然后才能被溶解而吸收。水是藥物的溶媒,在一定程度上,水量越多,藥物分子與胃腸粘膜的接觸面就越大,吸收利用率就越高。因此無論是吃藥片還是吞膠囊,都應在服藥前先喝一口溫水濕潤一下食管,然后把藥片或膠囊放入口中再用水送下。這樣,既可加速藥物的吸收利用,又可避免對食管產生刺激。硫酸亞鐵、奎尼丁、四環素、強力霉素、阿司匹林、鹽酸氯丙嗪、氯化鉀等,若在食管中滯留時間過長就可能引起食管炎,尤其是氯化鉀對食管和胃的刺激性很大,最好把氯化鉀(包衣片除外)先溶于一杯水中沖淡后服用,以減少刺激。

      發燒病人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時更應多飲水,以加強機體的散熱,并通過大量出汗以降低體溫,足量飲水還可避免因出汗過多而發生的虛脫。

      生活中,有少數人嫌用水送服藥片太麻煩,就干脆來個干吞,這是不對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