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態學 » 正文

    水循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16

    所有生物機體組成中都含有水,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生物及非生物的變化多在水中進行。沒有水參與循環,就沒有生態系統的功能,生命就不能維持。水約占地球表面的70%,水為物質間的反應提供了適宜的場所,成為物質傳遞的介質。水參加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既制造了維持生命的必需營養物糖類(C6H12O6),同時又為生命提供了必需的氧氣(O2)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等水體不斷蒸發,生成的水汽進入大氣,遇冷凝結成雨、雪等返回地表,其中一部分匯集在江、湖,重新流入海洋,另一部分滲入土壤或松散巖層,有些成為地下水,有些被植物吸收。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除少量結合在植物體內外,大部分通過液面蒸發返回大氣。水的自然循環是依靠其氣、液、固三態易于轉化的特性,借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提供轉化和運動能量來實現的。水循環系統既受氣象條件(如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和地理條件(如地形、地質、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例如,構筑水庫、開鑿河道、開發地下水等,會導致水的流經路線、分布和運動狀況的改變;發展農業或砍伐森林會引起水的蒸發、下滲、徑流等變化。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中排出的污染物,以各種形式進入水循環后,將參與循環而遷移和擴散。如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形成酸雨;土壤和工業廢棄物經雨水沖刷,其中的污染物隨徑流和滲透又進入水循環而擴散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1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