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麻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20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在小兒期發病。麻疹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從潛伏期末期至出疹第5日內,眼結膜、鼻、咽、氣管分泌物中均帶病毒。可因打噴嚏、咳嗽,將帶病毒的飛沫經上呼吸道直接傳入易感者。凡未患過麻疹或未接種過疫苗的人,接觸麻疹病人后有90%以上發病。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后,先在上呼吸道粘膜繁殖,繼而進入血液及各臟器。本病潛伏期34天,以發熱及上呼吸道癥狀為主,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等癥狀。口腔頰部粘膜斑(針尖大小、灰白色散在斑點)是早期確診的依據。34天后皮膚出現疏散、淡紅色的斑丘疹,并逐漸融合成片。疹退后留下色素斑,約23周后消失。出疹次序為耳后—額—面—上身—下身。出疹期全身及局部癥狀加重,體溫可高達40℃或更多。皮疹出全后癥狀減輕,疹期約35天,多數患者病程順利,約1014天痊愈。有的患者病情兇惡,可以出現心血管機能不全、循環衰竭、并發肺炎等而危及生命。由于患麻疹時全身免疫力低下,可使原有疾病加重。用過免疫抑制劑(如激素)及被動免疫(如人球蛋白)者,發病可能不典型。接受過麻疹疫苗之年長兒,如發病,前驅期短,出疹期發熱及全身癥狀較重。由于妊娠期母體內麻疹抗體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故出生后34個月內有被動免疫,發病少,半歲后逐漸增多。本病應與風疹、幼兒急疹、藥疹等鑒別。爭取早期診斷,隔離與治療。本病無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癥療法及預防繼發疾病。在有麻疹疫苗之前,本病常在冬春季流行,是導致嬰幼兒死亡疾病之一。自有疫苗后,發病率明顯下降,有向較大年齡組轉移傾向。麻疹病毒體外生活能力弱,陽光下或流動空氣中半小時失去致病力。對各種消毒劑敏感,但耐寒耐干燥。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9 second(s), 20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