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蟯蟲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20
      因蟯蟲寄生于人腸道而引起的寄生蟲病,多見于小兒。蟯蟲生活史簡單。蟲卵被吞食后,在十二脂腸孵出幼蟲,向下移行,在小腸下端及結腸內發育為成蟲。雌蟲長813毫米,雄蟲長25毫米。寄生在小腸下端、盲腸、闌尾和結腸內。交配后雄蟲多死亡,雌蟲向肛門移行,夜晚在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產卵。1條雌蟲1次產卵超過1萬個,產卵后雌蟲多死亡。自吞入蟲卵到發育為成蟲,約需1個月。蟯蟲患者為本病傳染源。食入污染蟲卵的食物是主要傳染方式。小兒搔抓肛門,指甲污染蟲卵可造成自身反復感染。蟲卵在肛門周圍孵化,幼蟲爬進肛門可形成逆行感染。本病的主要癥狀是因夜間產卵而引起肛門搔癢癥,影響睡眠。局部皮膚可以發炎糜爛或繼發細菌感染。成蟲附著處腸粘膜輕度損傷,可有食欲不振、腹疼、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蟯蟲偶可侵入尿道或陰道而引起尿道炎與陰道炎。找到成蟲或蟲卵即可確診。由于蟯蟲不在腸內產卵,故不必檢查糞內蟲卵,可用玻璃紙拭子在肛門周圍粘附蟲卵,檢出陽性率較高。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562 second(s), 899 queries, Memory 2.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