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破傷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20
      由一種厭氧細菌——破傷風梭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傷口后引起的嚴重感染。這種細菌廣泛地存在于泥土中,因此,被帶有泥土的銹釘或木片等刺傷后易患破傷風。侵入傷口的細菌在缺氧的環境中生長繁殖并產生外毒素而引起癥狀。一般發病多在傷后414天左右,初始常感乏力、頭痛及不適等,繼之出現面部肌肉痙攣而開口困難,并逐漸出現頸背肌和全身肌肉的陣發性抽搐,同時大汗淋漓及呼吸窘迫,但神志清醒。此癥仍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對傷后出現上述癥狀或可疑者應及時送醫院救治。當然,搞好預防可減少破傷風發生的機會或降低其嚴重性。最簡便有效的措施是早期正確地處理傷口,并酌情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應先作過敏試驗)。其次是進行主動免疫,即按規定分期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則可獲得有效的免疫能力。如果注射人抗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效果更好,但價格昂貴且稀少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37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