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食物中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13

      由于吃了“有毒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特征是潛伏期短,發病突然,病勢急劇。發病情況與食用某種食物及食入的數量關系明顯。臨床表現常相似,多為急性胃腸炎癥狀或某些特殊神經癥狀。患者對他人無直接傳染。食物中毒包括范圍較廣,根據致病原因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1)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物在加工、運輸、貯存過程中不符合衛生要求,使細菌在食品上大量繁殖,造成食物腐敗變質,有的細菌還會產生毒素。人食入含有大量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物,就會發生中毒現象。常見的有沙門氏菌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變形桿菌和大腸桿菌中毒、葡萄球菌毒素中毒等。(2)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有些動物和植物本身就含有毒素,不易去除和破壞,誤食后會引起食物中毒。如河豚魚、毒蕈、木薯、發芽馬鈴薯等都可引起中毒。(3)化學性食物中毒:某些化學物質污染食物后,如被人誤食,就會發生食物中毒,如砷化物、亞硝酸鹽、農藥等。(4)真菌性食物中毒:如赤霉菌毒素中毒,麥類的赤霉病,是赤霉菌引起的,赤霉菌可產生兩種毒性很強的毒素,人食入患有赤霉病的麥子,就會發生食物中毒;食品被霉菌污染,發生霉變后被人食用,也會發生食物中毒,如霉變白薯中毒和霉變甘蔗中毒等。發生食物中毒后應采取急救措施:(1)詳細詢問所吃食物的來源、性質,判斷是何物引起中毒。(2)盡早采用催吐、洗胃、灌腸及導瀉等方法排除胃腸道內未被吸收的毒物,以減少毒物的吸收。并可以服用具有解毒作用的甘草綠豆湯或綠豆湯。(3)對癥處理。腹痛可給予阿托品或針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病人劇烈嘔吐和腹瀉常發生脫水,可給予生理鹽水、復方氯化鈉補液;對有呼吸、循環衰竭的病人,應迅速送往醫院搶救。預防措施:(1)加強食品的衛生檢查和食堂的衛生管理。教育炊事人員和有關人員不出售變質食品。(2)不吃腐敗食物。剩飯要保管好,防止污染,再食用時應加熱。(3)生熟菜要分開放,所用的刀具及炊具也要分開使用。(4)食品要注意防鼠、防蠅、防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43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